今日實際行程:北海道神宮 小樽
今日使用交通工具:地下鐵 地面電車
旅行,就是為平凡的生活加滿油,繼續為生活努力的🍚加油站,你贊成嗎?我贊成。🎉🎉🎉
今日在暴🌧️中展開第五天行程。
母女二人很爆笑,在高價的日本吃飯糰、麵包、泡麵,三餐➕起來比不上一個🍰🍧☕️下午茶,還隨興遊河去。🚤
九點出發,女兒說太早,加碼到⛩北海道神宮。
我們搭了地下鐵道大通換車步道二十分鐘就到圓山公園
好多動物喔
因為圓山動物園也在這兒
知道有圓山動物園而且還很靠近為何不去去哪兒呢
北海道神宮
兩者都位在圓山公園內
這幾天我們都八點起床九點出發
讓行程不要太趕也讓自己不要太累
相對早餐就吃得晚
我們來北海道九天只有後面二天陽光普照
前面七天就是下雨下雨下雨
所以這一天當然也是下雨
我們沒有訂飯店的早餐
因為飯店的早餐一人就要台幣五百起跳
但我早餐吃得晚也吃的不多
所以就吃外面了喔
來到圓山公園大雨不斷我們選擇去吃肯德基早餐
800多日圓一餐
但東西真的不大
隔天吃麥當勞多一百日圓
東西放大到我吃不完
還有每人點的一餐中都多了一塊薯餅比肯德基大
總決麥當勞比較划算
圓山公園有好高好高的直挺挺的樹
儘管是下雨仍可以感受到它蒼翠的樣子
令我很想來看看他晴天的模樣
來到日本一定要看看它的傳統那就是神社
在函館因為大雨阻擋了行程沒有看到神社
所以來到札幌一定要過來看看這一百多年的神社
從車站走到這鳥居不會吃過十分鐘
而且沐浴在芬多精當中是一件很棒的事
而在這公園還有很多小型的神社
大多都是紀念形神社
有開墾英雄還有很多
天陰雨而暗坦白說我不敢太靠近
以虔誠的心向神社禮拜就繼續往前
好漂亮的樹幹喔
來到洗手靜心的地方
看看這塊美麗的石頭
我聽到一群台灣人在這裡笑談
這幾天行程中感覺大陸內地都是家族來
跟團的不多
而台灣鄉親來大都是跟團來感覺比較多
內地來都會說日本的土地沒有大陸大等等
這塊是明治天皇親自挑選的喔
神宮真的很大
因為雨勢難以抓捏
撐著傘要拍照真的很難拍
把它格局變小了
近拍一下稻草
原來它不只稻草
神社的神殿上通常都會掛着「注連繩」
提醒人們這裡是神聖場所,不可隨意靠近
稻草繩的長度不一
另外,有些地方將兩塊奇石用「注連繩」連接起來,稱為「夫妻岩」
這樣的巨大岩石或大樹的樹幹上
經常掛有「注連繩」
用以表明這塊岩石或樹木是神明居住的地方
雖然下雨但參拜的人絡繹不絕
往裡面走進去
才想起剛剛在門口有看到開拓紀念祭
看到日本寺廟傳統的祭典
超開心
為什麼
因為來到日本很多趟從來沒看過日本正式的祭典
我在門口看到樺太開拓紀念祭
我查了一下樺太它代表著庫頁島
又有開拓就大膽的把它設為應該是紀念過去付出的開拓勇者吧
1869年,明治天皇頒發詔書
要在北海道祭祀「開拓三神」作為「開拓民的心靈家園」,
這就是北海道神宮的起源
當時,著手札幌市街設計的法官島義勇決定將神社社殿建在圓山一帶。
這裏三面依山,一面是寬闊的平原。
開拓民們在原始森林中不辭辛勞地開荒,
祭祀着神道神靈的神社建成後,
成為了開拓民們的精神支柱,
人們聚集在此談天說地。
1964年,經昭和天皇的恩准,
增祀明治天皇,現在,神宮裏祭祀著四神。
保佑著北海道的發展及百姓幸福的守護神,
至今依然與北海道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例如正月參拜、驅邪、節分、婚禮等時都會舉行傳統神事。
神宮院內,綠蔭濃郁,不時還能看見松鼠的身影,
春天來到時,櫻花與梅花競相開放,吸引著無數賞花人
已經超過140年的神宮,是奉明治天皇之詔而建立。
所以到處都可以看到天皇的徽章,大朵的菊花。
今日大🌧️陣陣,🌧️聲➕祈禱聲,洽巧正舉辦法會,首次見到是我幸
異國難見的民俗祭典。
有人隨者祈禱聲頻頻拭淚,有人噤聲不語
我與路過的都為著祭典深深一鞠躬
可惜的若是台灣人來看,大都會說這有什麼好👀!
神社非常的大
儘管下雨天行走在其間也不用擔心會潑到雨
而且肅穆的顏色
加上綠意參天的大樹
很舒服
一大片的小石走在上面刷刷刷的聲音
大部分在神社都是這樣子
我在明治神宮也看到是這樣
原來小石礫是要磨掉你鞋底的汙垢
從身口意一層一層去除
你才會靜心淨心
其實不只對神明要尊敬
對鬼神對人對萬物都要尊敬
才能去除傲慢
才能與眾人和合
現在太多的媒體訴說不正確資訊
才把人給變複雜了
雨下得很大無法宣洩
這兩位工作人員馬上清理
在神社看到祈禱兩個字
很多人都在裡面
應該就是台灣類似的添光明燈之類
我是被拍攝的人員聲音才轉過身來看到這幕景色
孩子應該剛出生
來到這裡拍下美美的照片
並且讓神明祝福
孩子身上那塊被子超美
書上言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
眼見及生好奇進而詢問得到的知識
就會變成永難忘記的知識
來到日本抽抽日本籤
看看有沒有特別好運
日本千二百日圓
也有寫中文的籤只要日圓一百元
我抽到大吉
很特別上面寫著一切都好
但最後一句印象深刻
桶子最重要是收口
難道是小心謹慎言行嗎
也沒關係
小心一點謹慎說話很重要
本來就是謹慎原則
除了可以抽幸福的籤詩外
還有很多很棒的祝福品
午後前往迷人小樽,從南小樽車站往下,就可以看見很多著名景標。
自由行充分自由
愛往東就往東
但是在體力上相對透支非常多
這天來到小樽對於來自東南亞的我們算是天氣寒冷
我穿上一層長袖加上一件外套
再加上羽絨衣
但是看到一位婦女從家中出來澆花
她穿著是短袖
環境造就人
沿著南小樽車站一下來就看到這哨子館
好美的石造大樓
是利用大正時代銀行建築
作為音樂盒商店的「小樽音樂盒館」
館內陳列了世界最大規模的品項數量
以及為數眾多的古董音樂盒
宛如是一座音樂盒的博物館
而這美麗的蒸氣時鐘
每隔一小時就會發出簡短的蒸氣生
就像蒸汽火車發動的聲音
嘟嘟兩聲
如果不注意聽稍縱即逝
喜歡老東西是位在設計時考量的點是長久使用
當然外表都一起考慮在裡面
所以才耐看
而我本來穿得年輕的顏色
卻因天氣把自己用的五花大綁
把自己的缺點全暴露出來
為什麼小樽都是玻璃呢
最早期其實是浮球
看照片喔
不管玻璃或者瓷器
就是浪漫
有的價位普通
有的卻是遠超於我們想像
從二樓看下去好美喔
韓文也很多
中文更是普遍
可見這幾年來日本的這幾個國家密集度非常高
這也是觀光碰到的
小樽是北海道較早開始發展的港口都市之一
因為當時與西洋商船隊貿易
市區內保留著許多百年傳統歷史建築
日本風情與歐洲建築混搭
走在其中融合之美
而小樽很多建築大都木骨石造
更因難得見到的石造大氣之風
招財貓跟凱蒂貓這兩貓都搶世界上的人的錢
日本人很賦予商品的特色
小樽音樂盒館不只音樂和玻璃
他還有很多很漂亮的玻璃彩繪燈
還有天花板上的燈也是美到夢幻
一樓是普羅大眾喜歡的小東西
二樓呈列大都是骨董
在小樽是美麗的視覺饗宴
花些時間慢慢欣賞佈置者專業的素養
這裡有很多骨董家具
每一個小細節處都是美麗的工藝
不管雕刻 或者是造型
不只是現代的簡單
可以說是實用的民生用品
更是美麗的工藝品
大部分的遊客都集中在一樓選購喜歡的東西
而我卻因為不想花太多錢就四處逛逛
而到二樓看看這美麗的物件
在北海道這次看到很多洋品
北海道大幅被開墾
初期又是美國人帶領
當然就引進很多洋東西
而這些物件真的是精緻到極點
有年代喔卻歷久不墜
這一棟樓全部都是木造樓
連樓梯也是
這幾年因為視力關係
我怕登高
盡管是兩層樓的樓梯
我都要扶著欄杆一步步慢慢爬
我很少抱怨
因為是自己讓自己眼睛變壞不懂著珍惜
以為有大把的美好視力不見損壞
若細推就應說是健康知識太少
所以是好事也是壞事
壞的是不方便
好的是現在反而比以前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就是要放下
而這鐘也是
在小樽晶瑩剔透的玻璃
大氣氣派的石造古式建築
把小撙整理得很像歐洲城鎮
在小樽有很多哨子館
哨子就是玻璃
在這裡不時可以聽到清響的風鈴聲
因為小樽很用心在街道上的電線桿之間都繫上風鈴
當風一吹敲響風鈴清脆的聲音
聽的心情很清爽
在這九天當中雖然冷卻沒有台灣高溫燜熱
除了札幌大都市外其他城市真的人不多
少了人與人之間摩肩擦踵真的舒服清爽多了
小樽很有名玻璃壽司還有甜點
喜歡看漫畫的人都知道將太的壽司
這套漫畫當時我也很癡迷
經過那麼早已忘光光內容
只記得一直比賽
我們來到最有名的甜點店LetAO
而他樓下有很多甜點
我卻在機場發現還怪說怎麼沒說
這家甜點店要等候我們來時前面還有12組
正在想說要等嗎
最後決定留下來等原因是就來了嗎
那當然就要好好品嘗阿
中午時我們母女兩個人還在講飯吃便宜一點
中午為了趕車我們匆匆忙忙買了飯糰
還在車上眾目睽睽之下吃壽司
日本人不會在車上吃東西
少之又少
所以我們吃得很辛苦
我們對面坐著一位大姊
他一直看著我們吃飯
我想她心裡面一定念這是哪裡來人
既然要等候我們就上三樓登高望遠
不用錢喔
小樽這條街高樓大廈不多
所以風景也蠻美
這條橋是晚上遊河從這裡出海的
趕快下去很多人在等喔
餐廳有列出受歡迎的糕點
女兒點了第一名雙層起士
我點了巧克力的在加茶
因為等候很久
所以覺得特別好吃
其實真的很好吃
超滑潤的奶油加起士順口的不得了
加上散發淡淡果香的茶
真的一口接一口
連賣像都這麼夢幻
令人生少女心
但是
甜 油
歐巴桑的我下午肚子就不舒服了
我們還發下豪結果一餐就把我們打趴了誓要把午餐省下來的錢好好吃甜點
回到家才覺得不是很貴的下午茶
1400多元日幣只是決吃得很有壓力
後面一堆人在等
這是我的巧克力蛋糕
油 甜 冰
簡簡單單
看了剛剛繁飾雕刻精采絕倫的玻璃
來到這餐廳突然放鬆了
這裡沒有易碎的玻璃
第一次來日本時我買了一堆吃的東西
後來來買了一堆漂亮的杯子
還扛上機怕被摔破
當然現在還剩下很多
有被打破但都是狗兒長尾巴掃射掉而破了
這次我甚麼都沒買
因為台灣現在有很多
如同這茶葉台灣也有類似的
或者到百貨公司去買一定買的到
我就不需要在這裡辛辛苦苦扛回去
過一段時間就看膩了
吃完甜點後當然就是逛逛這條老街
老街充滿各式不同的房舍
一棟接一棟讓我不段睜大眼睛
尤其到後面塊靠近運河時
真得嚇死人了
因為每棟都是歷史建築有悠久歷史
而且這裡很多都是大塊大塊的石頭造屋
真的大氣外還可以看見氣勢恢弘
經營著的宏志真的透過建築就看的出來
令人感動
過去我最常見到式日式房舍
居家型的自由自在
而這次看到的都是商店屋
這也是過去我比較少看到的傳統型
很開心
這棟歷史建築也是一樣
以往都在日本傳統戲舉看過
去過東京多次也沒看過這樣的房子
連在京都也沒看到我相京都一定有
但我卻沒注意到
所以很開心進去參觀
也是變成咖啡廳
但我們吃不下了
裡面的環境很棒
讓我想到一片日劇
講的是一位女作家一生的故事
看到這椅子我就想到那部日片
在日本看到很多名產
但北果樓跟六花亭也是最常看到
在小樽當然也有這兩家
而且還比鄰而居喔
而這些美麗的花草就是北果樓
它們好吃的泡芙是最有名
但我們剛那一餐把我打趴了後
我們就封口了
而北一哨子三號館
更是讓我驚艷
完完整整原汁原味最傳統的小樽製造玻璃處
被這大石蓋成的房舍震撼
在台灣小而美大都是水泥建造
所以對這大時有一種驚奇感
更難想像這麼厚重的石頭當初是這麼拿來建造
歷史的軌跡這條路承載著多少的生意
看到日本的大氣
大大方方把這標誌掛上
就不會半夜被一把火燒了
下面寫得很清楚喔
北一哨子三號館是木骨石造建築
外壁用小樽特產軟石
這裡很多都是用軟石喔
因為四處都可以看的見這樣的標誌
基石是堅硬的石頭 木骨是紅松跟落羽松
原來落羽松可以來來這樣用
寬敞的通道是這家屋子的特色之一
原來是直接將貨物推向後面的海岸
時空的轉移
在這後面過去是未淤積的一片廣洋大海
所以時間造就很多的改變阿
難過這條通道有著很多人踏過的痕跡
走在漆黑的路上
冥想當年在此穿梭的苦力
為著家中經濟就走在這條路上奔波
用血與和累積成的時間之路
轉彎很多人在這裡喀擦喀擦
待會有演講所以已經很多人都聚集在這裡
我很好奇到底是甚麼演講
一走進去看
暈黃的燈光從高挑的屋頂上灑落在建物上
好美喔
當時只覺得這燈好美喔
原來這都是煤油燈
難怪那麼美
但我們沒看到珍珠的美
轉身就離開了
好可惜喔
還會再來
其實小樽半天是看不夠
因為他的韻味需要好好細心體會
走啊走看見這一條紅色小路
我以為是另類鳥居
而在他後面有有一棟美麗的日式房
我們就繞過去
原來後面這家美路的木室房子是在賣蕎麥麵阿
而在對面有一家美麗的觀音堂
在轉彎進來就看見這裡擺了滿滿的舊物件
有很多除了是在日劇看到外
也在同時很多長輩家中看過
所以有很濃厚的熟悉感
外面有很多人在閒逛
可是這裡卻一個人沒有
我實在不敢進去
但裡面的東西都很吸引我
我還是鼓起勇氣小心翼翼地踩進去裡面
速速拍了幾張趕快出來
到了前面看到是博物館時
才發現可惜啊
原來是小樽歷史館阿
這裡有很詳盡的文物介紹
像這小時候也曾看過
說書人透過一張張卡片變化
讓圖片變成有動畫的感覺
坐月子期間我媽還用這溫暖我的棉被
這是甚麼
過去的保溫器
其實就是暖暖包的前身
但是他很環保
水冷掉再重新加熱又可以使用
不像現在暖暖包冷了就丟掉了
很難想像在繁忙的大馬路上有著這麼一條歷史味道的街
這些歷史建築在旁邊都有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而且有中文
這棟是1887年蓋好主體是木造石架
舊金子元三郎商店
金子原三郎是人的名字喔他是店東就是這家店的主人
他在大正與明治時期經營海陸商品,肥料販賣及海運業
1899年當上第一任的小樽區長後來還有好幾次都當選眾議員
算是小樽區域響叮噹的政經界人物
很特別的白窗
而這間有著濃厚的洋風建築時
預估在1897-1906年期間蓋好
他是岩永時計鐘錶店
這棟是創始人岩永新太郎的店舖
看的出來很時髦
1991年針對二樓陽台欄杆屋簷的盤旋形狀等作修復
屋頂有獸頭瓦
我在遊船時有聽到解說
獅子身獸體獅子跑得很快
而這間有著濃厚的洋風建築時
預估在1909年以前蓋好
他是舊北海雜穀株式會社
木頭軟骨疊砌軟石製成
有切妻式屋頂也就是一班所稱謂的懸山式屋頂
窗口設有鐵門版
很像花朵另外兩側還有做為防火牆用的袖壁
上面有小屋頂
二樓還有天花板一頭接一頭像球狀式日式風格的設計
窗戶上還有窗簾盒雕刻紋好細膩喔
窗戶是像歐洲般上下拉窗
原來窗戶往外開在冬季有雪是推不開的
這棟中西合併的建築少之又少當然珍貴
而這棟美麗浪漫的建築本身原是舊百十三銀行小樽支店
建於1908年木架石造
這建築已經在很後段
當時因為要擴大營業所以才興建這棟建築
四面坡屋頂還有玄關
還有希臘列柱
外牆是石面建築
背面外牆都是貼磚
加上綠葉環繞更加浪漫
他變成浪漫商店
這在函館我也有看到類似的商品
裡面的燈飾真的美翻了
懸掛在挑高的屋頂上
讓建築增分情境加分
這桌子很漂亮吧
裡面的飾品真的很漂亮
下一次再來北海道會多帶一些錢來買
比台灣便宜但更有設計感
我在小樽聽到一位帶團的導遊說:現在2:20解散,3:40集合。
只有八十分鐘,要把從明治到大正時期,
北海道最繁榮的小樽港町遊完,可能只能驚鴻一撇罷了。
過去因為需要大量的媒油燈及浮球,而今全面電器化,
➕上塑膠浮球的便利,小樽轉型為精緻的玻璃
小樽街上明顯三行業:玻璃、甜點、海鮮。
玻璃非常美,但看⬆️眼的買不起,海鮮我不能吃,
甜點今天享受到第一名,女兒贊不絕口。
連續多天吃餅,油拉麵,甜死人的甜點,連拉肚子好幾天。
女兒說要吃日本糰子
是正統的日本團子
剛好前面有一家
其實我一直強調中午那一餐真的是折磨死我
其實我一直不想吃
但是傳統滋味一定要本地嚐
真的很好吃
像麻吉的糰子很Q彈彈灣的麻吉很黏
這口感稍硬但好吃
剛好團子店前面有一家札貨店
一群年輕人在拿商品幫柴犬變成麋鹿
除了團子外還有好吃的銅鑼燒
我很想買但是這幾天我一直都鬧肚子
後來還是作罷
我在小樽看到兩個寄放處
一個是寄放媽媽
孩子安心去逛街媽媽就坐在這商店提共的椅子休息
並且還貼心地準備了媽媽最愛買的商品
有媽媽也有爸爸寄放處
爸爸寄放處上面裝飾了一條條的海帶
不知道為什麼
但是看到在風景區有這種經營方式真的很特別
轉彎了喔已快告一尾聲了
我們要走去小樽最有名的景點看運河了
來到這裡很想看到運河上燈光粼粼的風景
所以就慢慢在運河上閒逛
除了景色外有點小失望
應該在更寬闊
四周已被現代建築圍繞著
好多高樓大廈
從這兒看運河對面的倉庫群
褪色的庫門因水結合出現不同的鏽斑呈現出新的色彩
灰白的牆壁著上苔綠的沼
斑斕的色彩
時間的足跡
交織出美麗的風景
遊小樽除了走路還可以搭巴士
還有這年輕人用這人力車載著你走
8000元日幣兩人
我們不敢糟蹋這年輕人我太重了
每個年輕車夫都瘦巴巴
不只運河美
連周遭的風景也加入
我們就看著看著船
就跟著發瘋了
後來我們也去搭船
一趟四十分鐘一人1500日幣
但到了夜間在加300
但是是值得的
當燈光把河面染紅時
吹著海風聽著簡介一起進入小樽的歷史
以為就在附近逛逛
結果來到出海口
天色已暗
很多運河是小樽
從出海口回來繞著運河先到北運河
小樽運河是在南邊
北運河有很多倉庫跟很多製造商
這拍胡的部分
可以看到樓梯露在外
是因為船進到這兒來就可以直接把貨搬到這兒來送上船
所以很多樓梯
人適應環境能力很強
從這可以看到
而北運河被小樽暱稱為停船廠
這裡停了很多船
每一艘船都有一個名字
每一個名字都有一個丸
因為日本人喜歡丸
都把喜歡的東西放上丸這個字
而玩又代表於圓滿
希望自己的船每一次出航都十分圓滿完美
好棒喔
凡夫的小小願望
逛完北運河我們回到小樽運河
夜晚中的運河真的好美喔
跟我想像中的一樣
從一點半小樽,到晚⬆️八點才回飯店,我們看見小樽的日與夜。
不只運河夜色中的小樽很美
下午來小樽時是從南小樽來
晚上回去是從小樽車站
肚子餓了八點多的小樽行人稀少
我們尋找吃的東西
最後還是決定回飯店吃泡麵
從小樽回札幌很快四十分鐘就到了
在車站旁邊就有商店街
也賣很多東西
但我們晚去就大都打烊了
而麵包我也不想吃
也不餓所以就搭車了
小樽車站裡面的媒油燈飾我們一定要來看的
沒想到連月台上也有好多煤油燈
在夜色中回到飯店肚子已經餓呆了
就吃泡麵吧
這一塊有大塊豆皮的泡麵
再加上醬菜
吃飽了可以入眠了
在熄燈前想冬天再來吧
美麗的小樽
還有很多地方沒踏及到
20190823
https://hsiu0119tw.pixnet.net/blog/post/46957432-文歐自助遊北海道part1
https://hsiu0119tw.pixnet.net/blog/post/46957888-%26%23128672%3b文歐遊北海道part2
https://hsiu0119tw.pixnet.net/blog/post/46961796-%26%23128673%3b文歐遊北海道part3-2-百萬夜景我來了
https://hsiu0119tw.pixnet.net/blog/post/46964152-⚓️文歐遊北海道part4-
https://hsiu0119tw.pixnet.net/blog/post/46964192-%26%23127794%3b文歐遊北海道part6-
https://hsiu0119tw.pixnet.net/blog/post/46964204-%26%23127800%3b上山遇見薰衣草--文歐遊北海道part7
https://hsiu0119tw.pixnet.net/blog/post/46964212-%26%23128038%3b看見蒂芬尼藍-文歐遊北海道par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