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去高雄發現鹽埕埔舊城區的古老滋味
走進古老高雄打狗的歷史
在這裡看到高雄起步階段
所以我在去年八月份時就在工作完繞道到這裡走一走
很有滋味
但是上一次來時因為是傍晚所以來不及看到它的繁華
一直在找機會過來看一看
心裡想著念著就來了喔
兩天一夜的輕旅行旅行
安排了鹽埕埔尋舊
西子灣尋舊
駁二踩點
夜探校長宿舍
參加婚禮
光榮碼頭頭
話說這一次為何來高雄
先生大專同學女兒結婚
我們決定提早一天到
所以難得跨年在高雄跨
躺在床上因為百天走了二萬多步但沒跨年忍耐不能睡
很難想到在菜市場裡竟然有這麼美的花店
這是高雄鹽埕埔的第一市場
這利市場很特別是一座連一座連下去
我把她放在下一篇介紹
因為太棒了
一個老市場的新生
上次來看不出來甚麼
我們在這裡晃晃後
直覺認為捷運站下一站是西子灣
所以走下去應該就是西子灣站果然沒錯
我們先看到李史博物館
有看到長長鐵軌想到曾參訪鐵道博物館
直直跟它走去果然沒錯
還看到可愛的輕軌
走道西子灣是有目的的
想了解鹽埕埔跟西子灣的距離外
也是藉由走路來認識高雄
有好幾個城市我都是用走路來認識城市
西子灣舊名是哈瑪星助幾年有很多多老街屋被挖出來
所以我就想走過來看看
以往到西子灣就是為了坐渡輪到對岸的旗津散步
膚淺阿
哈瑪星是很有料的
吃飽飯慢慢散步心裡正想著西子灣從過去來了那麼多趟
而且八月份還來過那有甚麼老街屋
其實心裡打了好幾個問號
有嗎
就在google下我們看到了哈瑪星的璀璨歷史
看看危機裡的哈瑪星指的是甚麼
為了疏濬航道,於是利用淤泥填海造陸而形成。
「哈瑪星」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地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
日語稱為「濱線」(注音假名:はません,羅馬字:Hamasen),
當地居民以臺灣話稱之為「哈瑪星」(Há-má-seng)。
哈瑪星一帶在日治時期分屬壽町、新濱町、湊町等行政區,都是海埔新生地。
而從新濱町港邊至渡船頭邊的漁市場有一條專為轉運鮮魚的濱海鐵路,
且因該地區的各種行業幾乎皆與港區及濱線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此後來哈瑪星即泛指今南鼓山地區。
哈瑪星設立的「打狗停車場」(今高雄港車站)為縱貫鐵道的終點。
附近不但是高雄市政經中心,更是高雄港現代化發展的起源地,
曾是當地最繁榮的地區。1917年完工的臺南廳打狗支廳廳舍即位於哈瑪星;
1920年廢廳改州,打狗支廳廳舍續用為高雄州高雄郡郡役所,
1924年廢高雄郡,郡役所改為高雄警察署
。此外1920年高雄郡下轄高雄街的街役場亦位於哈瑪星,
1924年高雄設市,街役場續用為市役所,
直到1939年新高雄市役所完工才遷移,
足見哈瑪星曾是高雄的政經中心。
但因市中心東移而慢慢沒落;
近年來則朝著觀光等方向發展,
並因捷運的興建而形成新的商圈
哈瑪星一帶在日治時期分屬壽町、新濱町、湊町等行政區,都是海埔新生地。
而從新濱町港邊至渡船頭邊的漁市場有一條專為轉運鮮魚的濱海鐵路,
且因該地區的各種行業幾乎皆與港區及濱線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因此後來哈瑪星即泛指今南鼓山地區。
這棟大樓過去是貿易商大樓
不管是美人或美建築都有滄桑的過去
但終究有心人士的疼惜美是無所不在
日治時期哈瑪星商貿發達,昔日打狗驛前的「驛前大通」是哈瑪星最繁榮的地方,
曾匯集多家金融機構而有「金融第一街」稱號。
哈瑪星貿易商大樓就位處驛前街道的關鍵區位,
現址最早為1907年的高級連鎖大旅館「春田館」。
從地理位置上看來曾的從車站一轉彎就可以看到
遠方的八五大樓前矮建築就是現在高雄打狗車站博物館
從一樓打開金門往前走去
就可以看出飯店的櫃台格式跟推行李車
其實在第二次大戰春春田館慘遭被炸毀,
戰後原址新建目前這棟4層樓建築,
曾是哈瑪星最高的建築物,
其後曾作為難民收容所
1963年變身成為貿易商大樓,
由高雄市進出口同業公會買下,
到了2014年隨著同業公會的搬遷閒置,
面臨拆除的命運。
還好還好因為台灣人美學進步了
在民間與高雄市政府合力之下成功搶救之下
高雄市政府2016年提出以哈瑪星為主軸的「興濱計畫」,
獲得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的經費補助,
其中「活化再造金融第一街─哈瑪星貿易商大樓、舊三和銀行」的歷史風貌,是重要執行項目之一。
歷史士過去生活的延續
哈瑪星貿易商大樓自2017年起修復,
歷經1年多修復工程,
於2018年重新啟用,
保留了原始建築樣貌,如外牆洗石子、室內磨石子地坪、木造門窗、屋頂西式木屋架構造等,都極具特色;
夜間照明也經過設計,襯托出文化溫度與懷舊韻味。
貿易商大樓目前委由民間廠商經營,1、2樓規劃為貿商文創,
販售全台各地具有特色的文創商品,3樓的春田茶室展示精美茶器,
還可以悠閒品茶,4樓「春田氷亭」以日式料亭料理手法,
並結合新鮮水果呈現創意冰品,讓遊客吃冰也能有高貴感受。
好喔來看看這新蓋好的美麗建築
一共有四層樓
我們直奔四樓吃冰
吃冰不都是坐著騎樓下吃嗎
尤其是西子灣的大碗冰超豪邁
但這一次我們吃文雅幼秀的冰品
四樓是賣冰的地方但不同於一般冰室
所以就坐在這裡好好欣賞日本冰有何不同
看看右手邊就有賣冰的樣本
很多種冰但這款九宮格冰點真的又美又好吃
而且氣質出眾且架高我覺得尚可
不超過三百元
還附有冰品跟熱的燒仙草
誇張的是連燒仙草裡有亮金金的東西
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難道是金箔嗎
挑高的空間沒有多餘裝飾
簡簡單單素雅的裝置
坦白說坐起來沒有甚麼壓力跟冰一樣乾淨
並有介紹日本人怎麼吃冰
相較於日本人的國情而言
日本人拘謹講究儀式
而台灣人就是簡單吃冰不過是解渴跟解饞
所以台灣人穿甚麼只要口渴就去吃冰
但日本就是要穿個玉一手拿扇子去吃冰
從四樓的窗戶看過去很漂亮的高雄港灣風情
三樓是茶室一樣布置素雅
並備有簡單的茶席
喝茶簡單心情跟著梳理乾淨看人看事簡單
也不會有多情緒
世界就變得簡單多了
三樓也有茶物的展覽跟相關書籍販賣
這隻大刀闊斧不經意雕琢的黑兔
很美
不誇張含蓄內斂大和民族的茶具
不只商品的販賣這些陳列的櫃子也相當的有味道
這是高雄早年的圖檔
歷史留存的重要性就是如此
再好的電腦終有壞損的一天
如果不留存紙本就是記憶消失
所以沒隔半年一定洗照片
每次出遊回來一定做紀念冊
這是我留給家人與自己的日後坐著搖椅慢慢看
這是簡單的介紹
到了二樓我們就沒拍
二樓大都是文創的商品
我喜歡看文創商品刺激自己的創意
視力不佳後我對於高度反而多了一層懼怕
本能地發抖
所以看到這短短的樓梯我業開始腳不聽話了
拜訪了春日旅館我們往隔壁的銀行
旅館走的是大和日線
銀行走的就是後現代慵懶風格
尤其濃烈的黑地板真的夠有味
我在這裡又看到祖母的花園圖形了
方方正正兩層樓
美麗的建築造在1921年
102 年前建立的三和銀行
哈瑪星曾是高雄金融重鎮,商貿繁榮、金融機構林立
打狗驛前的「驛前大通」有「金融第一街」之美稱
是高雄重要歷史場域。
這一條寬敞的大道就是金融大街
這美稱值得
舊三和銀行前身為「三十四銀行高雄支店」,設立於1921年,作為日本銀行在台灣的分行
燙金的字體白黑金建構出三和老銀行的莊重
1933年為了營運調整
日方將三十四銀行與山口銀行、鴻池銀行進行合併,改稱為「三和銀行」。
二戰之後,日本政府退出台灣,三和銀行被併入臺灣銀行,
建築物則被移交給鼓山新濱派出所使用,
1979年派出所遷移,建築物被閒置,2003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
所以它本身是叫「三十四銀行高雄支店」
這吧檯真的好美喔
高雄市政府2016年提出以哈瑪星為主軸的「興濱計畫」
獲得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的經費補助
其中「活化再造金融第一街─哈瑪星貿易商大樓、舊三和銀行」的歷史風貌
是重要執行項目之一。
舊三和銀行於2019年重新整修完畢,從建築外觀來看
採用的是仿日本傳統社殿,
卻又可以從一、二樓之間的飾帶與仿西洋古典式樣簡化線飾中
發現日人在當時追逐西化的痕跡,有著「和洋折衷建築」歷史之美
難怪從外觀跟內部建構就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異國風味
2020年由「新濱・駅前」咖啡館團隊進駐
將古蹟銀行活化,搖身一變成為極具特色的人文咖啡館
由於舊三和銀行位於日治時期新濱町一丁目
因此咖啡館命名為「新濱・駅前」
內部保留了當年的銀行櫃檯與金庫
成為咖啡館主要特色。
濃濃的日本懷舊風格,使人沉浸在百年歷史建築的咖啡香中,
吧檯後方還有亮點,「蒸氣龐克」風格的大型鐵件藝術,
傳達哈瑪星地理特色。
此外,店家特製的獨特冰滴咖啡機,就藏在百年金庫裡
我們還上去二樓看
從二樓看下來一樓的吧檯
連以前儲存業務檯面都被改裝成這美觀的座位區
我們又往它的對面也是古蹟的樓樓走去
這一次為了看這些美樓我們就沒有過去旗津
全鎖定在西子灣這裡
看完了這三棟重量級之後
其實沿著西子灣還有很多漂亮的樓可以看
這是它們的命運沒有那麼好
這是愛國婦人館
不曉得為何沒開
一路往前走來到了鼓山國小很大的一所學校
不要以為這是簡單的壁畫
這全部是馬賽克一片片拼湊起來
光看這隻牛臉上的紋路實在不知怎麼說
有學鑲看之後才發現他的不容易
但他這是馬賽克拼貼
光用栩栩如生都不足以形容
台灣真的有很棒的藝術很開心看到學校重用
在西子灣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鑲崁作品
連這青蛙也用得很可愛
順著路我們繼續往前走來到了中山大學
到中山大學大家都知道要過山洞
所以我們也走進去山洞瞧一瞧
中山大學把這黑暗的山洞用的繽紛亮麗
走在黑暗的山洞反而被投射在牆壁上的文字而吸引
這沒有一朵雲需要國界朵雲需要國界
這也是舖在地板上的一幅美麗作品
本來要去看海
後來我們都走不動了決定去喝咖啡原路再給他走回來
我們在鼓山國小突然想起好幾年曾來過的武德殿
特地繞個彎進來看看
上次來時我們騎著腳踏車進來
沒有注意到甚麼風景
但這次就看到它原來在鼓山國小後面
日本人占據台灣時為了加強台灣人的身體
所以在每一個縣市都設有一個武德殿
讓台灣人練習身體強壯身體用
我現在已走過大溪台南高雄武德殿
上次去善化時有看到武德殿但沒有進去看
台灣殘存的武德殿不多了
沒有甚麼大變
但現在來這裡彷彿遺世獨立
風在空間裡穿梭來去
我到後頭去
看到紅磚顏色和黑的黑色行程強烈的對比
如同前面馬路上的遊客跟後段的稀疏
反而讓這裡感受到舒服的氣氛
走出來了
剛剛看到輕軌
打算搭輕軌到駁二走走
上次來也看到輕軌但不了解
所以這次我們有來試試
滿車上的人大家前胸貼後背幾番了
駁二上次跟前幾次都來過
很熟悉的地方
但多了輕軌跟流行音樂中心
把這裡變的很時尚摩登
當然在假日裡這裡擠滿了人
各式各樣的攤位真的讓人不斷掏出現金來
我就在這裡買了一個銀杏耳環
以前戴耳環都因為它夾的很不舒服
但這次發現它的一點都不會
在冬日裡坐著看表演
這群孩子超可愛
就跟著大人一起跳爵士舞
一點都不怕生
有從這幾位老師學習到原來爵士舞
還真的不難而且又輕鬆沒有甚麼高標高標
來到駁二當然有要給他拍幾張
兩個人出遊那就是要自拍
還好我現在拍的還可以
到六合市場吃晚餐
看到人潮回來
我們如同經歷一場大夢
這一場大夢裡大家面對疫情的威脅是一致的
讓我們現在看世界能用不一樣的態度來對待
要把握好時光阿
因為地球的失序讓我們要懂得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吃完飯後直接來到這次來夜探校長宿舍
校長是先生的同學先生的同學
這一次來也是特地來參加婚禮
這是一所外表是日式裡面是歐美風格
校長已多次邀請參觀也因為這因緣好好來參訪
這次也狠下心來
有時候真的要好好把時間挪出來
這樣我們才會有美好的將來
其實應該說能走路就要多出去走走
能看的人就要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說這場地可以開轟趴
找個時間辦一場PARTY
說著說著我腦中有一點東西出來
先生感觸特多
昔日好友今日有有一番榮景也開心
但為了當校長而獲得滿頭白髮
總是要服老拉
我在店頭法時跟老闆娘說
把頭髮電一電就會發現白髮不會那麼搶眼了
在後院大家分享孩子婚後各自奔向自己的前程
父母總是在遙遠一方默默守護著
世界真的是地球村
一天都可以到世界很多地方
真的要好好經營自己
而不是把心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這是我們這一代的改變
我不認為他是悲歌
而是因為握們這一代受過良好教育
甚至出國留學下一代也是如此
大家都想獲得更好的生活
所以旅居各地已是新一代的現況
秉燭夜談應就是如此
大家談過去年輕輕中洋溢夢想起飛
談現在處境的艱難
談未來有憧憬的夢想
孩子也都羽翼豐滿與另一半攜手編織建構自己的未來
我們雖是老人但不哀怨
每個人都開心的談著將來應是不輸給現在的風華
這一晚的拜訪
賓主盡歡現階段任務孩子一一結婚
就是老友多相聚的日子
還好我臉不大所以自拍我就擺最前面我就擺最前面
走回今晚住的康橋大飯店
乾淨舒服離六合夜市近
旁邊就是舊高雄車站
而新高雄車站也將完成了
每一天都在進步中阿
換上睡衣
迎接明天新的一天到來
2022.12.31
以上文史資料來自於網路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