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美的東西人人愛
但對於有時間走過的歷史
我更喜歡
我愛古蹟
經過歲月的淬鍊
時間的洗禮留下的禮物
曾待過台北城中
這裡有很多台北城開發的歷史
各有各的特色
各領各地風騷
今天先看監察院
從天橋上往下看
正門兩側的衛塔
就想守護在兩旁的衛兵一樣
烘托出入口的威嚴和肅穆
半圓形塔頂呼應中央圓盤頂
配合轉角位置
巧妙地做成多角形塔
增加變化之趣
最完整的巴洛克完整結構建築
後文藝復興時代的代表作
由日本松山森之助設計
完成於1915
位居於日據時代最大的中山南路馬路上
圓頂入口處想左右兩向延申⋯⋯
兩翼立面造型相同卻不對稱
呈九十度角
處處結成弧形
由日本松山森之助設計
完成於1915
位居於日據時代最大的中山南路馬路上
圓頂入口處想左右兩向延申⋯⋯
兩翼立面造型相同卻不對稱
呈九十度角
處處結成弧形
不會產生尖角對立
構成華麗而不失嚴謹的形象
正門入口以弧狀向外突出
設有門廊搭配上方的小陽台
拱型窗和圓排頂
襯托出入口位置的氣勢
六根希臘托次坎列柱
中間做成對柱
強化柱子的支撐力感
站在這裡不免想起
雖然日本統治台灣這段歷史
想起是國恥
但是日本人對台灣有很多建設
至今屹立不搖
並繼續生輝
不免佩服起在大戰時
曾被其他國家笑說
劣等品一定是日本的
而今日本產品充斥於台灣各角落
不得不佩服他們精細的完美的製作能力
牛眼窗可增加壁面的美化
上方有拱頂石
兩側皆有花草紋飾
刻制的非常精美
在前門及後門都看到上方有勳章飾
中間橢圓突起
四周繞有繁複的紋飾
如一面勳章
這是文藝復興式建築常見的裝飾之一
圓盤頂
在藍天下這圓頂除了美還多了一份童味
仿回教拜占庭的建造風格
周圍有一圈半圓形小窗
增加外觀變化
更補充內部採光
法國式屋頂
長方形的平頂
仿法國式建築風格
較罕見
上也有兩個可愛半圓小窗
往下看到可愛的門
圓山牆
突破一班三角形的建築
向上突起如帽緣
有趣的屋簷
橫帶裝飾
仿日本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
運用紅磚和洗石子
做出紅白相間的變化效果
這又讓我發現建築家對素材的巧秒運用
產生絕佳的風格
破縫山牆
把三角形的中間切斷
有如破縫一樣
造成更複雜的裝飾效果
站在這裡你會發現台灣有這麼美的建築
星期五若有空早上與下午都可參觀內部
有空來看看
以上資料遠流出版社台灣歷史散步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