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路中看到台南林百貨
印象很深
不像一般百貨公司奢華
卻很有自己的風格
這讓我想到國外的女性
在成年之後
把自己打扮的既有質感
既不華麗也不奢華
台南林百貨就有這質感
所以到台南
我們晚上散步的目標就是到海南路及林百貨
從神農街再到海南路轉中正路
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鐘
終於到了
兩隻壁虎匯總於此
也是難的一見
趕快做下紀錄
一百年的門口有市定古蹟的解說碑
這就看到台灣的進步
雖人偶爾看到有人半夜放一把火燒了古蹟
但畢竟其他古蹟都能被好好善待
面積不大
實際營業有六層樓
但是一進門
木質格間及木質窗戶
加上特殊地板
感覺像家一樣輕鬆
這地板也是林百貨必看景色之一
在林百貨內部的彩色地坪分為兩種型式,
一是硬式、光滑面之磨石子地坪,
另一種是軟式、彈性地坪,
兩種皆為古法製造的灰、橘相間磨石子地板,
具耐久、耐火的彈性材質,含有木屑、合成樹脂,
為當年引入的先進地板,深具建築構造的歷史意義。
可不要以為是塑膠地板
像我這白目就忽略它的價值
一樓是台南好客廳
坐在客廳吃台灣好果子
準肥死
還有台灣美女
金主示範一下如何當麻豆
這留聲機在以前外省人家中
或富豪家中
常常見到此款美麗身影
在汐止老街一家唱片行
也看的到他的身影
看到這些東西
想到家中小時候也曾見過他的身影
我們三個人輪流上去拍照
玩的超開心
林百貨
這位美麗風姿綽約的熟女
在這一百年有過風華的過去
黯淡的中年
但畢竟是珍珠難被隱沒
來看看它的歷史
1930年林百貨啟動台灣的流行時代
1932年12月5日,林百貨開幕,開啟台灣文明的摩登時代。
1930年代是台灣進入現代文明的起點。
生活上出現電燈、電話、自來水普及、飛機、汽車等文明進入台灣。
台灣咖啡廳開始盛行,流行文化、電影、留聲機,爵士樂出現...。
思想開放主張自由戀愛,洋裝替代和服,西式教育日漸普及,這就是1930年代的台灣。
1932年,古倫美亞唱片發行台語電影《桃花泣血記》同名主題曲。
1933年,鄧雨賢的《跳舞時代》捧出了台灣第一位流行音樂歌手純純(本名劉清香1914-43),
同年鄧雨賢寫出台灣經典歌曲《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
1945~2013年,戰後的黯淡歲月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
林百貨因為鄰近市區政經中心因而受到美軍的轟炸波及,
戰後數年,國民政府來台,
由台灣製鹽總廠(後改為台鹽實業)與「鹽務警察」共用林百貨做為辦公處所,
頂樓則作為防空戰備之用,
1977年(民國66年),鹽警因為鹽稅停徵後,
鹽警改制為保三總隊,全棟大多為台鹽所使用,
後來辦公處遷往健康路台鹽現址。
1998年(民國87年),林百貨才被列為市定古蹟,
產權歸市府所有,於2013年中修護完成。
2013年新生春芽
2013年林百貨古蹟修護完成,
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展開經營權的委外作業,
經過公開評選之後,
由高青時尚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委外經營權,
相隔81年後,林百貨終於即將以台南文創百貨店的型態新生,
成為台南新摩登時代的窗口,
述說一個新生春芽的台南新故事,台南的新生活運動就此開展。
以上資料來自林百貨官網每次把一個古蹟po上他的歷史
就會有一陣不知如何說惆悵
應說是曾經共有的過去
只是位在同一線上
1930年雙親的年代
那時可說是純樸到極點
短短一百年
台灣已急速跟上世界脈動
台灣的好玩及小吃可說是名聞世界
台灣百貨樓梯都是簡單的塑膠地板
看看這水洗石地板
我喜歡這坡璃
還有這燈
溫暖的如燭火般給人安定感
感覺好美的1930年我出生前的30年
【林百貨創辦人林方一】
林百貨(ハヤシ百貨)台南人俗稱五棧樓仔(Gō͘-chàn-lâu-á),
是日本商人林方一投資,林方一是明治十六年(一八八三年)十二月六日出生
於日本山口縣的山村裡,父母從小就過世,
童年依靠叔叔、嬸嬸的照料,
但叔父母相繼去世之後,
僅餘林方一與姊弟彼此相依度日。
明治三十五年(一九○二年),年十九歲時就獨自一人出外謀生,
入山陽鐵道株式會社,
六年後離開自行創業,開設運貨運商行。
當時還很年輕的林方一,
在明治四十五年 (一九一二年)四月結束公司,
同年林方一來到台南闖天下,
在其開設吳服店當帳場,
逐漸了解市場,加上林方一相當有生意眼光與手腕,
在吳服店八年之後,
在馬場德次郎的協力提供大宮町一丁目二番地(現全美戲院對面轉角處)的住屋讓林方一創業,
開設小商店,之後又陸續開設兩家商店,
賺進他的第一批財富,
接著陸續他又先後投資了四家會社,
讓他累積擁有創設林百貨的資金來源。
1932年12月5日,林百貨正式開幕,
僅比號稱「七重天」的台北菊元百貨(已拆除),
晚幾天開幕,因此成為台灣第二家大型百貨公司,
也是南台灣最大的現代百貨公司。
而令人遺憾的是林方一在林百貨開幕前病倒,
不幸於1932年12月10日病逝在台北。
2013年一月初,林方一的二媳婦林千惠子與家人專程從日本來台,
回到林百貨參觀,這是事隔80年後林方一的後代第一次進到林百貨內。
1945~2013年,戰後的黯淡歲月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
林百貨因為鄰近市區政經中心因而受到美軍的轟炸波及,
戰後數年,國民政府來台,
由台灣製鹽總廠(後改為台鹽實業)與「鹽務警察」共用林百貨做為辦公處所,
頂樓則作為防空戰備之用
1977年(民國66年),鹽警因為鹽稅停徵後,
鹽警改制為保三總隊,全棟大多為台鹽所使用,
後來辦公處遷往健康路台鹽現址。
1998年(民國87年),林百貨才被列為市定古蹟,
產權歸市府所有,於2013年中修護完成。
二樓販買台南好設計
三樓販買台南好時尚
四樓販買台南好文化
五樓販買台南好美味
六樓販買台南好風景
販賣都是人生好風味
我被這圓形的牛眼窗深深吸引
中間的格局很像相機的視窗
透過中間視窗望出去
看見的及是焦點
每個人的人生焦點不一樣
我站在這櫥窗望向車水馬龍的中正路
試想當年舊時風華
那是一個民風純樸的年代
百貨公司買著新鮮
每一天都有新奇在這地方出現
而現在搶錢
百貨公司買的不是新奇
而是奢華
這世界已被扭曲嚴重
只要穿得出名牌
管您是賺甚麼樣的錢來買
林百貨的傳奇就是這美麗的電梯
在一百年前有電梯
地方不多
雖然空間不大
但樑柱與樑柱之間的相連
這種美的融合性
讓空間增加更多的氣質
一種深沉內斂的氣質
美麗的梳妝台
還有類似小三牆的感
樓梯間細部的孔
也是這麼美
設計師會設計
林方一先生的堅持
才能讓這美留存於今日
耐得起考驗的設計
一百年以後再來看它就是這麼美
每一個樓層的窗
都有些微的差異
我沒有辦法正面拍完它
稍稍側身
將這電梯的美麗外型記錄下來
這電梯也是來臨百貨一定要看
林百貨在當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電梯(流籠),
當時林百貨是南臺灣最早擁有現代電梯設備的地方之一,
並且由穿著制服的電梯小姐操作。
對當時台南人來說「去林百貨坐流籠」是新奇時髦的休閒活動。
原電梯載重12人,
為配合保留原有的機械導軌結構,
於是電梯將縮小為搭載6人的小尺寸,
週邊採用透明邊牆,乘坐時可方便觀賞;
在每層樓的電梯井道周圍均有一圓形採光窗。
在五樓
對林百貨歷史有做一個完整的說明
包括原汁原味的一些小細節也都有蹤跡
當時電梯的外觀
還有一方座位
提供喝咖啡空間
沉思 細品這美麗空間
這些觀景窗可是有它的作用
來林百貨必定要親自嘗試一番
林百貨面街部分均為大面開窗,
可以觀覽街景,
轉角處則輔以圓形窗戶作為變化,
由於林百貨是當時該區域最高的建物之一,
五樓作為餐廳使用,面向運河及安平海邊的西側則開了大八角窗,
方便鳥瞰落日遠景,
時為1930年代文人雅士最具風韻的場景,
文學家葉石濤筆下也書有此景。
美麗的書櫃
不能裝多
但裝的是一種對生活的寬容
慢步到六樓
空氣中有一種甜甜膩膩又香香的味道
原汁原味從日本搬回來的商店街味道
這種味道真令人懷念
綜合壽喜燒,拉麵等等的味道
甜甜外再加一點焦焦
已經燉很久的食物味
尋味而去
果然沒錯
黑輪店
正宗的黑輪店
古早式的櫥窗
木盤將蔬菜裝置的好好吃
還有那一銅鍋的原汁
我們坐下來吃一吃回憶之味
盡管肚子已滿
但還是懷念
豆腐好吃
筊白筍好吃
繼續上頂樓
為的就是要看傳說中的稻荷神社
稻荷神社就是日本人做生意拜拜的神明
有類似台灣土地公的感覺
那是一種對神明虔誠拜拜
保佑生意平安
當然要做好生意還是要靠自己
很多人來這裡還是會投錢許願
免不了俗照舊比劃一番
在月空下的鳥居閃閃亮亮
空中神社可是林百貨嚇嚇叫必看的景點
林百貨頂樓的神社在1932年開幕時並沒有設置,
該神社稱「末廣社」,
為侍奉會社主護神的神社,
完成於開幕之後半年,
1933年5月12日落成舉辦「披露宴」,
非百貨店對外開放區域,
為台灣僅存的店舖建築內的空中神社。
電梯的最頂端
頂樓電梯井一定要看的景點
位在六樓以八角樓瞭望台造型突出在神社旁,
並以一拱橋連結,
原為電梯井及機房的所在處,
由此天井可以看見電梯內部空間及運作方式,
1930年代當時還可以眺望運河及安平海邊。
沒看到狐狸
稻荷神社的守護神就是狐狸
有點小失望
從空中俯瞰的勸業銀行
也是很有架式
有一種張開翅膀的感覺
下樓了
夜色中的林百貨
光輝燦爛璀璨迷人
既已將近消失
卻又再度復活
這是一頁傳奇
更是機運
林百貨外牆的溝面磚,
是一般1920年代前後日治建築常建的建材,
台灣大多於北投窯廠生產,
在日本稱之為スクラッチ・タイル(scratch tile)
。溝面磚表面是一溝一溝凹凸的形式;最常見者,
大多做成十三溝,
因此常常可以聽到人稱之為「十三溝面磚」;
除此之外,也有做成七溝、九溝,
甚至二十多溝或者相林百貨外觀的這種不規則溝面的。
告別了林百貨
我們走向下一個旅程
為我們自己的人生
創造出迷人的璀璨生崖
2015082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