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日本過年,都可以看到大批民眾匯聚於增上寺⛩️聆聽鐘響
於合掌中虔誠祈禱來年平安、健康、萬事皆順暢。
今日行程
1:谷根千散步
2:日暮里考察
3:增上寺加東京鐵塔
交通
山手線
千代田線
每一天固定九點吃早餐
九點半開始出發一天的健行
每一天都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然後靠兩條腿步行
我們沒甚麼時間可以趕
趕的大概是心情只想再多看再多看一點
但畢竟人是肉做的
自助旅行靠設意志力和勇氣
住在上野我們都從入谷口進入車站
每一天回來時跟進去車站時都會看到這美麗的花朵
有一間美麗的花店
這季節剛好是球根花卉開始
我們天就是這樣賞心悅目
看了好多美麗的花開心地出門
這也是每個人的特殊處
我不必擁有就這樣把它拍下來儲存看著歡喜
但是如果我住在日本我會買花的
一束花在家裡
除了帶來空氣上的清香外
也給於視覺上的喜悅
先生就沒有這方面的喜悅
他想到的是花開時很美
但花謝就悲哀
我常常為此而口語
老是想到悲哀一面
但現在我昇華了因為講沒用何必吵呢
今天安排谷中銀座 根津 千肽木一日散策木一日散策
但我們後來又迷路
所以再從根津神社走回來到根津車站坐回西日暮里
多繞了一圈後來想到
自助旅行迷路是常常有的
所以不要吵架喔
好了我們先到根津
我們直接走去根津神社離車站大約十分鐘步程
根津神社是我這幾天看到比較廣大的神社
而且花木扶疏外
就在住宅區裡真的是很舒服
所以連附近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來這裡散步
每到一個地方養成習慣先拍地圖
以讓自己在找路時比較方我們從西日暮裡
換千代田線做二站就到了就到了
後來我學會聰明在前一晚把地下鐵根山手線去抓出最快到達的線路
這是要看經驗
因為網路上寫的是大概的部分
就像前一天去人形町
發現坐銀座線就不用繞一大堆路
還可以省三十分鐘時間
一下車充分感受到這裡是住宅區
生活氣息很重
不像觀光區熱鬧繁華
但這種住宅區的氛圍就是很輕鬆自在
這幾天我一直很想吃麝香葡萄
貴桑桑外又獨特所以我一直很想試吃看看
幸好昨晚我決定買來吃
因為在阿美恆町逛街吃看到一個大陸人
賣一杯紅 粉紅 白草莓700日幣
麝香葡萄也同樣價
所以我就熊熊買下去
真的很好吃又甜又香
氣派的鳥居也是神社裡重要的世界遺產
根津神社裡有很多重要的文化遺產
今天天氣很好
陽光普照
一堆小朋友都出來來神社裡散步
超可愛的有小小娃大概二歲
被放在推車裡
先生凍未條跑過去問
日本人其實很小心
怕小娃兒被騙
所以眼前這間根津神社已經快到二千年
因此神社往東方簽移
之後簽至團子坂上(現文京區立本鄉圖書館周邊、元根津)
寶永2年(1705年),江戶幕府第5代將軍德川綱吉立其兄綱重之子綱豐(甲府藩主之後的第6代將軍家宣)為養嗣子。
綱豐搬入江戶城,並將本神社作為家宣的產土神,屋敷地(舊甲府藩邸、現址)開始建造社殿
社殿於寶永3年(1706年)完成,同年遷座
「根津權現」的名稱在明治初期的神佛分離令禁止「權現」之稱後衰退。
不過當地居民單敬稱為「權現樣」。文學作品中亦常出現「根津權現」。
隨著東京大學的搬遷,門前形成的根津遊郭遷往江東區的州崎遊郭。
這段文是從危機裡找出來的資料
真的看到霧煞煞
但對於權限樣式甚麼樣我倒很好奇
根津神社又叫做根津權現
權現又是甚麼
又作石間造。
為日本神社建築樣式之一
此類建築多取自佛寺建築之形式;
以單純為其特色之社殿,
於本殿與拜殿兩建築間
以「石間」(舖石塊之處)連接之
具有工字形平面之複雜造型。
屋頂亦有採用「千鳥破風」等形式之「八棟造」。
桃山時代至江戶初期之東照宮廟等建築,皆採此種形式。一般權現造具有裝飾過度之特色。
難怪根津神社感覺古風洋溢外
但是整體建築莊重人文儀軌處處洋溢
這牌上寫著國寶
本墊 拜殿 樓門 透幈都是重要的文化產
而且是昭和六年寫的
從樓門進來就是拜殿
在本店旁邊有兩隻氣宇非凡的獅子
周遭的環境非常的好
在大樹環繞紅綠環繞春意盎然意盎然
紅色的牆看起來很美麗
所以特地留下足跡
等到一回來看資料來它叫透幈也是國寶喔
我們在日本半個月雖然天氣溫度很冷
但很幸運都是晴天
只有一天是雨天
連老天爺都這麼疼愛我們
就在陽光裡看到這些繪馬自動就靠前
上面也寫不能拍照
但拍完了我才看到
但許願就是這麼美好
有一個願朝著方向走去
來跟津神社最主要是來看這些千本鳥居
我們曾去過京都的稻荷神社
這一路綿延上去好像走入迷宮般
突然看見小小祭祀祀事地方擺滿了流淚的白蠟燭
對日本人而言很美
對台灣人的我們而言真的嚇呆了
可愛的狐狸是稻荷神社的吉祥物
這裡有兩座稻荷神社一座是乙女稻荷神社也就是千本本鳥居
一座比較小看到一堆石頭
紅通通的鳥居加上周遭的綠樹配上燦爛的陽光
好美阿
四周只有孩童的嘻鬧聲
跟路人經過的談話聲真的很舒心
這些鳥居都是地方上的商店所來還願的
所以你會看到商店名字
有點像台灣人打金牌跟神明一樣的道理
所以鳥居是繪一直增加的
健康長壽人人愛阿
我在心理上常常忘記我今年幾歲
但內在的器官及身體常常會提醒你
所以到這年紀要勤一點四處去觀看
要慢一點養自己的身體
隨順積極造因緣
而不要埋怨孩子都不在身邊
又看到我的名字之一開心啊
我們就穿梭在這些紅通通的鳥居
沒有去數有沒有一千隻以上
走到底回個頭拍一下
往前走看到一球一球的小樹叢
真的可愛到爆
也不曉得是特意
還是這品種就長這樣
這這角度看上去好像一堆可愛的綠色小球聚集在一起
後來才知道他是杜鵑花阿
四月中旬到五月底是花季
還會辦杜鵑花祭
這麼優美的神社看資料這裡是很多日本文豪日常來這裡散步的地方
夏目漱石把神社當作自己家的庭院
如同這些孩子在有心的老師帶動下
來這裡散散步玩玩抓迷藏
很幸福
盡管他們的父母為了家計要上班賺錢
必須把孩子往幼兒園送
這也代表日本進步很多
以往都聽到不管嬤嬤念到甚麼程度婚後都必須回歸家庭
過去總覺得無理
但現在覺得我的孩子在他最需要家人的時候
我放棄工作在家陪伴他們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值得
因為童年真的真的真的只有一次
而他們也會用這樣的經驗去帶他們的下一代
散步完了我們要往下一站走去再回看看他一眼
好舒服的神社
既有視覺的饗宴又有身心舒服
四月來我會繞過來看這些可愛的小圓球
先生說往夏目漱石遺跡去看一下
結果只有一塊牌子數十數十
漱石是筆名
年輕時自許自己是文藝青年
所以讀了一些書
曾經讀過夏目漱石的少爺
印象最深刻
有人說你應該布會從上面跳下來吧
結果少爺就從上面跌下來因此摔斷腿
所以我還是有一點水平拉
看看夏目漱石是何許人
夏目金之助,生於江戶的込馬場下橫町(今 東京都新宿區喜久井町)一個小吏家庭為家中末子。
其父為夏目小兵衛直克,母親是夏目千枝。夏目直克是當地豪紳,領有江戶高田馬場,負責當地的公務、民事訴訟,過著豐厚的生活。
]傳聞漱石其母千枝因已多子卻仍於高齡誕下漱石而感到羞恥。
夏目漱石的本名「金之助」是因出生時為庚申日,時有迷信認為出生在庚申日申時的孩童刑剋父親,
為了辟邪而取名為「金之助」(日語中「強盜」寫為「泥棒」,是為土生金)。
夏目漱石三歲時染上天花,幼年時的感染為其留下了痘痕。
夏目金之助的祖父夏目直基是浪人,因酗酒而死。
在夏目直基猝死後,家族財產已所剩無幾
但經過其父直克的努力,夏目家仍積累了相當可觀的財富
時值明治維新剛開始不久,世道仍不穩定,
此時夏目家也開始逐漸沒落,金之助出生後不久就被送到四谷的舊貨店的親戚家收養。
他的姐姐因在深夜見到他睡在貨物旁心生憐憫,便又把他帶了回去。
1874年,七歲,入淺草壽町的戶田學校。
夏目自幼喜歡漢學,14歲開始學習中國古籍,
少年時曾立志以漢文出世。
1889年,就學期間的夏目因受好友正岡子規等人影響而開始寫作
同年9月9日,他的漢文暑假遊記《木屑錄》脫稿。
《木屑錄》不僅是漱石最早匯集成冊的作品,且署名為「漱石頑夫」
漱石二字來源於唐代《晉書》的故事漱石枕流,
一開始是子規的筆名,為夏目借用,
並最終成為了他的正式筆名「夏目漱石」。
這段經歷後來體現在他的小說《少爺》中。
1896年,夏目在家人的安排下與貴族院書記官長中根重一的長女鏡子結婚。
]這一時期夏目在俳句界較為活躍聲名鵲起。
1899年10月28日,33歲的夏目抵達倫敦,
開始了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留學生活。
1902年12月5日,夏目啟程歸國
,結束為期兩年的留學生活。
夏目歸國後,在東京帝大講授英文,並開始文學創作。
1905年的《我是貓》令他一舉成名。
1907年,開始為《朝日新聞》寫連載小說(包括《虞美人草》、《三四郎》)。
暮年的夏目漱石追求「則天去私」的理想。1911年,他曾拒絕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稱號。]
1916年,因胃潰瘍去世。
夏目死後,家屬將他的腦和胃捐贈給東京帝大的醫學部。
他的腦至今仍保存在東京大學。
1984年,他的頭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紙幣上。
牌子下有一隻可愛的貓咪
著名日本作家夏目漱石自英國留學歸國後的三年間
曾居住於根津。期間內,夏目除了以東京大學英文科以及第一高等學校的講師身份活躍於教壇外
也執筆了第一部著作「我是貓」。
由於根津的故居是故事情節發生的背景地,
因此日後也被書迷稱為「貓之家」。
是愛好日本文學的你,一定要造訪的文學名所。
到此處一遊時,除了觀賞著名的舊居石碑之外,
也別忘了尋找一下,隱藏在周邊圍牆上的貓咪石像哦!
所以我有找到這可愛的貓石像
我是貓這本書似乎很好看
家裡剛好有趕快來去拜讀
我們從神社這裡預估要走千鈦目根津在回到谷中銀座
無奈我的手機網路不暢通
然後也火大
我獨立自主慣了習慣一切自己來
而另一半是別人服伺慣了
所以她都不知道看了谷哥大神也不知道路
所以我們又為此口角
後來想算了國內炒國外也炒
一直到快回家時才發現只有我喜歡這種古蹟
而家人也不喜歡
知道後我就想算了不要勉強他所以後來我們又回到西日慕里車站
東京地下鐵跟地上鐵很少用同一出口
大部分都是獨立的
所以我們在西日慕裡一直找不到出口
問了站員說到霧沙沙我們也聽不清楚
最後看到電梯想說他一定會往出口就衝到電梯上去
後來被我猜對了
但出口之後要去地方在哪兒
所以又再度找不到
不要生氣不要生氣這是自助旅行常常有的事
這對先生而言他很頭痛
一項謹慎慣了不熟就不要去就好了
偏偏碰到我不熟也要去
所以後來我知道我就告訴自己不要一直找他氣
白天特地到谷中銀座賞店街再度回味,
十年前冬天來東京看拼布展,看展之前特地到這裡來看富士山,
那時樓房沒有現在多,東京觀光局宣導這裡會看到富士山,但那天我來時剛好下雪。
在雪中我迷路,幸有地藏菩薩引導走出困境,
因爲那天我不捨佈施,
後來是菩薩慈悲救了我 。
今天來時看到地藏菩薩,趕快來打聲招呼。
谷中銀座商店街以其古樸的風味,
帶動很多人來,但也失去很多老店,
這裡跟台灣老街有點像,
真正在地剩下沒多少。
這次我發現在谷中銀座這裡多了很多很可愛小小的咖啡店
而且佔地一據
就變成很可愛的輕鬆氛圍
向這家光是仙人掌刻意擺跟擺花草不一樣
多了一種簡單俐落的氛圍
九年沒有踏到東京
其實台灣現在變得很棒不差給東京
但是每一次逛街就可以產生新創意
這是我很缺乏
來跟年輕人學
這一家是住家還是商店不知道
但她的門就很漂亮
這門面一看就很迷人
這不知道是住家還是店
反正這門很漂亮
所以就拍下來
這一家衣服我愛
但是他沒開
沒開也好以免我失血
現在自拍已經非常順
所以就自己來
總是要留下自己活在這世界上的足跡
女兒幫我買的這件外套我足足穿了十五天
因為超保暖的
零下好幾度穿了一樣溫暖
這一家咖啡廳很棒
用麻布袋做裝飾
這是裝飾也是有在販賣的
麻布袋不貴
但總覺得我好像用不著
後來才想到在澀谷的藍瓶咖啡就是用這做袋子
所以要有創意我的創意真的很有限
這樣的感覺也很棒
不用太刻意
貓也是谷中銀座的特色之一
谷中銀座商店街是日本很有名的庶民商店街
所以看這些蔬菜水果超便宜的
這修新鮮的醃菜看起來就很好吃
超想買但是又不能帶回來
捨得捨得
這是商店街很有名的炸肉餅
我不能吃所以就不知滋味
看這便當超便宜的
真的在日本雖然所得很高
但相對萬樣都要錢
到廟裡抽個籤要給錢
有些甚至進入廟裡都還要給錢
所以錢很難存
而且物價又高
所以很辛苦的一個國家
有新的店鋪有有傳統老店舖
很特別的年代
只要是老街就好像會有流浪貓的問題
而谷中銀座商店街也是有很多貓
甚至還有這個貓偶真的很可愛
看到一家賣台灣魯肉飯的店
沒開
所以就沒去吃
來談談谷中銀座商店街
九年前我跟妹妹一起來
那次是妹妹去旅遊展搶到五天只要機加酒13900元
我們就來了
也沒甚麼計畫反正隨走隨看
那一次來最主要是要看拼布展
有一天我看到飯店裡有介紹谷中銀座商店街跟都電荒川線
所以後來我就來參觀
真的不錯很有下町風味
其實就是最在地的
不是那麼表面式
可是只有我愛這一味
我們來到一家排隊的地瓜店
但是卻佈置的好像珠寶店跟咖啡店
每一個小細節都好細膩
每一個佈置都好優雅
這地瓜不甜甜還很鬆暖
好吃的一直叫好甜好甜
相對的價錢有就不得了
我忘了多少錢
但不便宜也沒貴到那裏去
只覺得不過是便宜的地瓜
但是它室內的佈置真的好迷人
連這花色彩都迷死人
走出商店街了
第二次拜訪已是熟門熟路
我上次來還正飄著雪
還有跳蚤市場超便宜
但我懷疑它的來處我連看都不看
這裡有一家傳統老店
買的是滷製很入味的食品
我買了很甜的紅豆
後來在很餓的時候吃果然又塞住了
連這櫃子都是原汁原味
在西日慕裡這裡有一個谷中靈園
這裡有很多神社但裡面都是墳墓
所以不要隨便進去
因為這裡的神社都很有味道
但是如果不怕其實也沒甚麼
我記得我第一次來的時候
在無預警的狀況下看到這家小七竟然賣花
它的旁邊就有一個靈園
真的被嚇到不行
嚇到去吃飯
我們從車站找到一家中華料理
進去吃
這一家中華瞭裡好吃價位又實在
因為我們後來在池袋也吃過一家真的有夠難吃又貴
今天特地來到日暮里布街
我不用剁手,因為沒有買很多
發現經營拼布類減少很多
反而是製作衣服類增很多
大社會真的不斷在變化。
來到日慕里前站喔這是日慕里的吉祥物貓貓
好喔來逛逛吧
日慕里是布街這裡有很多加各式各樣的店
這是我第二次到來
第一次來時真的很驚奇
第二次經過這麼多年也是很驚奇
因為市場的改變
但日慕里為什麼會變成布街呢
逛完日慕里天色尚好
所以就到口袋名單曾上伺去看看東京鐵塔
今日也來增上寺朝聖,淨土宗的本地,
有六位德川重要人物皆安葬於此地。
佔地雖無以往廣闊,
但肅穆莊嚴的氛圍不斷在現場無限漫延。
增上寺氣勢恢弘氣宇雄偉
沒有來到這裡不知道它的的規模
山號為三緣山正式的全名為三緣山廣度院增上寺。
也是江戶幕府德川家的靈廟之一。
增上寺的前身是由空海的弟子,
也是入唐八家之一的宗叡創建於武藏國的貝塚(相當於現在的千代田區及紀尾井町一帶)
原寺名為光明寺,屬於真言宗的寺廟。
明德4年(1393年)由淨土宗八祖聖聰上人入主,改為淨土宗,並改寺名為增上寺。
- 三解脫門東京都內最古的建築物,也是東日本最大的門,屬於增上寺的中門。
- 德川家康的協助,聘請當時江戶幕府的大工頭中井正清所造,
- 建造於元和8年(1622年),這個門可以說是增上寺在江戶初期所營造的眾多建築唯一殘存下來的建築物,
- 戰爭時期沒有被摧毀的主要建物之一。
- 名稱中的「三解脫」,意味著可以解脫佛家所說的三毒「貪、瞋、痴」。
- 此門的二樓對外並不開放,裡面供奉著釋迦三尊像以及十六羅漢像。
安國殿
目前裡面供奉著傳說是由平安時代的僧人源信所做的秘佛黑本尊(阿彌陀如來像),每年的一月、五月和九月會公開舉行開帳法事,稱為「正五九黑本尊祈願會」。
德川將軍家墓所
原本祭祀著江戶幕府德川將軍一家的德川將軍家靈廟,
在太平洋戰爭之前被指定為國寶,
不過由於遭到昭和20年(1945年)3月10日以及同年的5月25日兩次的空襲,
因而幾乎完全摧毀。昭和33年(1958年)經由文化財保護委員會將原本為土葬的遺體挖掘出來,
經過火化改葬到此。目前這裡是不對外公開的,
裡面安葬著主要有江戶幕府第二代德川秀忠、六代德川家宣、七代德川家繼、九代德川家重、十二代德川家慶以及十四代德川家茂等六位歷代將軍以及其部份親屬
黑門原本為方丈門,整體塗有黑漆的桃山式建築,
由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所捐獻而建立,
造於慶安年間(1684年-1652年),
是戰爭時期沒有被摧毀的主要建物之一。
昭和55年(1980年)移到現在位置,成為增上寺的側門之一。
-
經藏
- 由德川家康的協助所建成的藏經閣,
- 戰爭中沒被摧毀的建物之一。
- 內部中央為八角形的結構,
- 裡面收藏著由德川家康所捐贈的宋朝、元朝以及高麗時期的各種經書,
- 裡面多數都是日本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產。
-
大殿主要祭拜的本尊為阿彌陀如來,神像於室町時期所製作,
- 本尊的兩旁分別祭祀著創始淨土宗的唐朝高僧善導大師,以及日本淨土宗開創始祖法然上人。
- 原本的鐘樓堂建造於寬永10年(1633年),現在的鐘樓堂是戰後再重建的建築。
- 鐘樓上所放置的梵鐘是在延寶元年(1673年)鑄造而成,
- 因為太大,總共鑄造了七次才鑄成,
- 稱為東日本最大的鐘,為江戶時代三大名鐘之一。
-
大門(芝大門)
- 此門為增上寺的前門(總門),舊的大門原本是江戶城的大手門
- 因為江戶城的擴建,增上寺改建於芝這一帶,
- 由德川家康捐贈成為增上寺的大門。
- 不過這個舊大門因為大正12年(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而倒毀,
- 所以轉移到位於墨田區兩國的回向院設置,
- 此舊門之後也因為空襲而燒毀。
- 現在這裡的大門是在昭和12年(1937年)時以鋼筋水泥所重新建造,
- 附近地區的地名也因為此門的存在,
- 而被稱為「芝大門」。
-
親自到來可以感受增上寺在日本宗教的重
我只是很簡單對於他為何每一年都在元旦時程
大家都必須要來敲鐘而好奇
但透過文字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除了莊嚴的建築本身外,
旁邊有一座特殊的園地。
每一尊小菩薩帶著紅色帽子,手拿風車,
面帶微笑的小石像一路綿延無盡,
每一尊後面都有書寫名字。
原來是無緣來人間報到,
或是流產、墮胎的小朋友,
父母為其安置於此,跟著菩薩修行。
好幾排落落長
尤其帶著紅帽子更加顯眼
充分感受父母的愛
來增上寺最主要目地還有,
來觀看1958年建立東京鐵塔🗼。
橘紅色的色澤在夜晚更加明亮。
早期還沒有晴空塔跟澀谷sky
東京鐵塔是常併用來眺望東京都的登高處
但以上兩處已瓜分掉東京鐵塔很多
但是東京鐵塔還是很多人來日本心中的指標
東京鐵塔(日語:東京タワー/とうきょうタワー Tōkyō tawā */?,英語譯名:Tokyo Tower,中文亦譯為東京塔),
正式名稱為日本電波塔(日本電波塔/にっぽんでんぱとう Nippon denpatō),
是位於日本東京芝公園的一座電波塔。建於1958年。高332.9公尺(1,092 英尺),
該塔結構以巴黎艾菲爾鐵塔為範本而建造,漆成白色和國際橙色,以符合航空安全法規。
東京鐵塔自完工以來即成為東京著名地標與觀光景點,
並經常出現在和東京有關的大量流行作品及文化等,
其設施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旅遊業和天線租賃。
共有超過1.5億人參觀了這座塔。
FootTown是一座位於塔樓正下方的四層建築,
並設有博物館、餐廳和商店設施
旅客可從此處搭乘電梯參觀兩個觀景台。
兩層的大展示場(以前稱為主觀景台)高150公尺(490 英尺)
而較小的頂層展示場(以前稱為「特別觀景台」)則高達249.6公尺(819 英尺)。
東京鐵塔每五年重新粉刷一次,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1961年,發射天線被添加到塔鐵塔上用於廣播和電視廣播,
現在依然為包括日本廣播協會、TBS電視台和富士電視台等日本媒體播放訊號。
增上寺的莊嚴配上東京鐵塔的溫暖色彩
可以說是絕配
夜晚的東京鐵塔真的好美喔
它不是正紅色而是橘紅色
反而更有一總溫暖的感覺
我們並沒有上去
就是遠遠的看著美麗的色彩
如同在台灣只要看到101就是心安的感覺
東京鐵塔之與日本人心中應也是如此吧
走到快浜松丁車站時松丁車站時
才發現原來從車ˊ站出來直直走就到了
剛剛繞了一大段路
習慣了自助旅行就是一樣
但找到之後就會發現它是很深刻的印象
這裡還有瓦斯燈喔
好特別
累了乏了回旅店休息了
在日本上野就是我們的家
回這兒就安心
而旅遊到這一天也已經快過一半了
明天要去橫濱吹海風阿
20230207根津 日暮里 谷中銀座 增上寺 東京鐵塔
以上文史料來自網路
http://🌸大和散策Day 1-日本我來了 https://hsiu0119tw.pixnet.net/blog/post/48568052-%e6%ba%96%e5%82%99ing
http://🌸大和散策Day5⛩️-感謝富士山,給與滿滿的能量
http://🌸大和散策Day6 跟著阿部寬來吃人形燒😄🐟走進時代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