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膝關節開刀
到宜蘭妹妹家休養
利用機會順便到宜蘭走走
宜蘭算算也來過多次
今天想逛逛老街
隨意走走
其實時間也不趕
但早點去還是多很多逛逛的機會
到七堵換車和區間車比
省了一個多小時
胡搞瞎搞還座到太魯閣號
但是太魯閣號速度快搖幌大力
舒服嗎
還好 頭倒不暈
非假日的宜蘭車站
車站前一派閒情
早春的車站
被陽光照得亮晃晃
上一次都往人多的左側
這一次反其向
來到舊倉庫
破落沾繡的窗
有一種獨特的美
榮與枯
當下之感
高挑的天花板
陪著光和影玩遊戲
一陣陣灑落
空間時暗時亮
猶如人潮時多時少
所以在此體悟
原來自然世間
和人世間一樣
幾米的作品在這裡瞧見少
另一側卻很多
曾在書展看過本人
讓我蠻震撼
原來像一位鄰家阿桑
卻能創造童趣十足作品
人的潛力 真是難說阿
舊景因為有心得提起
倒也重新生活起來
注入新活水
宜蘭也因步調慢
在這可看到很多舊城風景
沿著東門橋
進入東門在進入康樂街
看見這座半凋落的美景
這座荒廢二十年以上的戲院
夾雜在傳統市場一角
我逛阿逛看見這一道建築美食
雖然半頃毀
但美貌依然遮不住
如果政府有心
就可以變成和新竹電影博物館一樣
磁磚排列加上經過設計的堆疊
這種有心
當然不一樣的感覺
儘管哪麼多年
還是難掩她的美
好奇之心燃起
還是忍不住往前看
大門還美
妹妹頻頻來電呼喚
快步往車站方向走
竟然看到大禮物-賣捌所
水水水
但是時間實在很難允許
留到下一次口袋名單
從賣捌所官網看到簡介
大家來看看喔
在日治時期約1906年,台灣總督府開始實行煙草的專賣事業,
由中央統一種植及販賣,菸製品的販賣採配銷制度,初期為三級制,
於1914年改為二級制:賣捌人(配銷人)與小賣人(零售商)。
之後就各分局處所轄支配銷區域,
劃分若干個煙草賣捌區(賣捌為日語,亦為『批發』之意),
每一『煙草賣捌區』設一個『煙草賣捌所』,由專賣局指定配銷人(賣捌人)。
『舊宜蘭菸酒賣捌所』
古蹟的土地是在1937年由當時擔任宜蘭區煙草賣捌人的小島任三郎先生購得。
並於1937年12月到1938年8月這段其間,
由小島任三郎興建,當時為小島先生的住所,
在1940年後才成為住家兼煙草賣捌營業所。
1945年終戰之後,由台灣省政府財政廳接收,
並由台灣省水利局工程處作為主管宿舍使用。
煙草賣捌所古蹟建築除了見證日治時期煙草專賣制度,
水利機關主管宿舍等歷史價值之外,在建築上,
曾為住家及煙草批發營業所的二層木造建築,
無論是使用材料,結構方式,格局,外觀式樣,門窗,裝修上皆具有時代特色。
the wall與宜蘭縣文化局合作的古蹟再造計畫,
沿用了賣捌所這個別具時代意義的名字,
周末有現場演唱
下一次的口袋名單
用餐完
臨時起意到天送碑車站
本來要去利澤簡
想想下次
那就到這有名車站走一走
因為偶像劇 下一站 幸福的放送下
這一座美麗車站再度被炒熱
純木式車站
擦著淡淡的鄉村藍
在陽光照射下
配著陣陣鳥語
真的很迷人
和五小寶車站一樣
擁有Y行柱 L廊
坐在廊下聊聊
既可遮日又可倒倒心中垃圾
沒有牛眼窗
稍嫌遺憾
太平山森林鐵路從土場共十站
天送碑是居中
天送之水天上來被稱之
因為是天送水
所以此地農田水源源不竭
讓農作物能欣欣向榮
並有豐富的魚蝦
口愛的售票口
這木欞窗猶如分割鏡
將窗外的景色
因一節一節變得生動活潑
並可欣賞不同姿態
昔日呼嘯而過的火車
活生生的御要跳出之感
小小的車站
暫不會有火車經過
看著過去的照片
想像著載著大大的林木
奔馳於山田間的火車
忽忽忽而過
在這裡停留半小時
沒見到其他人
鳥兒倒很多
午後的安寧是我此刻很想擁有
這美麗的木頭車站
矗立在田野間
若沒有衛星導航
真的很難發現
在車站的對面
有一座和車站想似的建築
應是有人住
而旁邊的鐵道房倉庫
雖老舊
但是規矩劃一的門窗
還是難掩過去的風華
輕說再見
為下一個旅程往前奔去
再往前走
過了蘭雅大橋
來到清涼的山中小屋
好吃的茶燻蛋
及現做的粿
好吃
我們經過一堆民宿之地
從中往下看
美麗的乾枯河床
很少看見這種大橋
河床上種著西瓜之感
在山腰處的民宿
吸引我們一探究竟
房子如同城堡
最好看是自然山景
老闆娘說初春時分
這裡有迷人的山櫻招呼客人
是勾引我們最大主因
下一季
應該來
在山光水色中說再見
下一次再續宜蘭緣
20150318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