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素排而言
這隻導盲犬實在一級棒
這是第三次在關西休息站看到它們
相較起來將近二十年沒再拜訪過南投
幾位法親姊妹約好
一起到中部踏青
說著說著就到南投走走
集集車站是聽很久
彷彿很熟悉
卻陌生的不得了
七點出門
歡歡樂樂到了南投已經十一點
中午前終於到了鼎鼎有名的集集車站
台灣有很多支線
充滿了吸引力
平溪線 常搭
集集線 未搭
但是集集線火車站卻都是木製車站
反比平溪沿線多了一層魅力
平溪除了菁桐外
其他車站無啥特色
集集車站有名還多了地震特色
921地震讓南投很多景點都一一震垮
集集車站也在其中之一
看著昔日照片
我們要與大自然和平相處
能力強的人多做些
弱的人就配合點
這樣世界不就太平嗎
建於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年)鐵路集集支線的集集車站,
日本政府為興建日月潭發電場運送材料起見,
乃興建由二水通往今水里鄉車埕之縱貫鐵路支線,
當時係一簡陋的木板構築車站,
於大正11年(1922年)元月十五日通車,
昭和二年(西元1927年)寅于當時的台溝鐵道社。
在集集支線未建以前,集集對外交通主要靠輕便車及挑夫運輸,
運輸量少且轉運不便,集集支線鐵路興建後,
對外交通大為改善,
同時亦帶動沿線鄉村之興起及經濟之繁榮。
而集集站因位於集集線鐵路之中心點,
日據時期屬台中州新高郡,
為地方行政中心。昭和八年(西元1933年)日本政府鑑於集集車站已成為附近地區之交通門戶,
舊車站格局侷促、簡陋不敷業務需要,
遂將原車站拆掉加以重建,採純檜木為建材。
外型極為典雅拙撲,距今已六十餘年之歷史,
為目前本省僅存之少數古老火車站,如今成為觀光旅遊、攝影、拍照之最佳外景。
昭民國五十五年(西元1986年)以後,
台涓鐵路局以集集支線嚴重虧損為由,
有意停駛並拆除集集線火車,
幸賴地方人士極力反對而免遭拆除之命運。
集集鎮長林明湊致力於發展觀光事業,
從八十三年起,陸續捐資雇工整理環境外,
並將車站加以綠化美化。
加闢停車場,並向國防部爭取到報廢戰車兩部,
陳列於火車站前供民眾參觀,
而車站廣場也放置了一部銅製的小火車頭;
鎮長林明湊為了讓車站景觀更具看頭,
特向鐵路局爭取代管車站旁報廢倉庫
將其整修闢為鐵路文物展示館,
使得集集火車站逐漸恢復生機,
讓集集鐵路之旅更具知性。
集集車站外型典雅樸拙,
距今已有六十五年歷史,
是本省僅存之少數古老火車站之一,
古色古香的建築在集集鐵路成為重要觀光動線後,
已成為遊客駐足觀賞、拍照留影之重要景點。
建築架構/為一日式型態,
純檜木架構之車站建築。
建築裝飾/無繁複之裝飾語彙,
其建築立面簡潔,
僅作線狀之垂直水平分割。
建築材料/屋頂現為黑瓦(921震後整修),
地板表面為水泥粉刷,屋架,樑柱支撐材為檜木。
以上資料來來自南投文化局官網
看著官網介紹
真的非常感動
一位有為的政務官
能解決問題
並將僵局打破
而不是畏首畏尾
有時走在觀光局
我會購買東西
是刺激購買
讓商圈得以經營下去
更有為的政府更要鼓勵她
原汁原味的木樑柱
木椅
多了一份質樸
少了統一式沒感情的等候椅
台北車站坐的椅子少的可憐
大都會裡的稀薄人情味
木窗有甚麼好看
我也不知道
但總覺得多了一份溫度
日本神戶和集集一樣命運
在大地震後政府認真的建設
而今神戶依然吸引全球人聚集至此
對於政治我們多大興趣
但對於此人是否可為
我現今會注意
對於台灣一撮爾小島
要再多更多智慧湧入
集集車站的屋瓦
和位居山上的勝興車站有點像
這個簡單的吊燈
吸引我拍了又拍
原來美麗不一定要複雜
設計簡單也是一種美
車站旁有一購物點
介紹集集的過去
停留僅40分鐘的集集
看到精緻
看到用心
看到台灣的美
一個點的停留
讓我無限遺憾
卻也勾起下次再訪的因緣
很快的
還會再來
201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