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長官邸
本來不在口袋裡名單
金主提的時候我還愛理不理
後來想想被列為古蹟
目前為止都還未失望過
那就來看看吧
五點多天色已將全暗
一看
竟打烊了
網路上寫著到晚間九點是怎麼一回事
剛好有一警衛在整理花草
好吧 一問
那知現在已改為五點打烊
不過夜間的官邸
在燈光烘托下
真美
猶如一位華麗的貴婦
更像一位紳士
靜靜看著前面的車水馬龍
悠悠過著自己的日子
這裡的建築都有專文介紹
非常棒
這樣就不會走馬看花
我倒是首次注意到有這麼貼心部分
看看歷史吧
台中市長公館為兩層樓之和洋風巴洛克式建築,
融合和式與西洋風格,
兼具古典與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物,
格局方正典雅,
受到當時西方風行的藝術裝飾風格影響,
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強烈,
崇尚簡明的幾何裝飾與水平、
垂直的造型,強調室內光線自然充足,
機能清楚的舒適住宅。
二樓陽台古典柱列、
裝飾型欄杆、連續性裝飾外牆,
以及後側窗檯的日式作法,
搭配現代風格之外觀,使得整體呈現折衷的建築風格。
台中市長公館於2002年公告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
是全國第三個掛牌的歷史建物,
也是台中市保存情況最完整的日治時期洋房宅院建築。
這棟建築來頭不小
它可是宮顏眼科原經營眼科的主人宮原武雄的別野阿
很簡單的元素
卻有很美麗的呈現
白天一定要再來看看
市長公館建於1929年(日治昭和四年),
舊稱宮原氏別墅,為日籍眼科醫師宮原武熊所興建之別墅住宅,
宮原醫師為留德眼科博士,
曾任台中州協議員,
並與台籍精英共組東亞共榮協會,活躍於政界。
台灣光復後,日人遣返回國,
由台中市政府接收做為市長官邸使用。
據史料記載,
國民政府時代政治人物陳果夫及首任民選市長楊基先至第十任市長張子源皆居住與此,
但之後歷任市長未再使用,
成為閒置空間,
至胡志強市長上任後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計畫將台中市長公館移作藝文展演空間。
以上資料來自文化局地方文物館
看來還是要有錢
有錢可以提升品味
那沒錢怎辦
看看總可以吧
2003年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進行宮原武熊住宅為主的歷史建物修復工程,
恢復原有建築原貌後,
95年委託博物園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管理,
進行空間重塑整裝,以「創藝、公館」為定位,
引進創意設計的時代文化概念,創意、設計、藝術、文化與休閒等經營面向,
呈現在世人面前,成功轉型為民眾休憩活動的空間,
提供餐飲、展覽與創意設計相關商品展售等服務,
為大台中地區設計文化新興集散地,
來經營團隊將積極結合社區、學校及公部門的資源
提供本身對於藝術文化的經驗,為市長公館建築一個新的願景。
這次來
餐廳已關
但是官邸有展覽
這次展覽再講美軍轟炸台灣當時的情景
對於一個不曾參與過的事件透過一張張照片看見當時被炸過的情景
實在令人難過
解釋的老師
嘴邊有一顆大痣
上面長了一堆毛
難得的奇遇
命相學上說此人必是榮華富貴
展覽一樓二樓皆有
講解老師很認真為我們解說
有一位台中教育大學孩子努力地聽
也是一位對古蹟有興趣的孩子
說是課業上需要
一談
才知是學校協辦
原來在彰化展
後來移到台中來
這張照片夠嚇唬人
直接 表白
這一張張珍貴的照片
說明當時轟炸的激烈
除了珍貴照片外
還有一些道具
看起來有點像外星人
這是防毒面具
戰爭是殘酷的
沒有一方會是一位大贏家
因為面對戰爭總會有傷亡
總會有遺憾
好家在現代人因知識充足
懂得不會為他人所應用
所以政治家很重要
要為人民謀福利
而不是為自己爭福利
這麼大一顆炸彈是未爆彈
導覽老師說這顆炸彈是被媽祖擋下來的
要不然早就爆了
來看看官邸內部的建築了
窗戶與門
都非常簡單
幾何形看起來沒甚麼
但看了又是一種簡約美
最上端有點像相機的眼睛
二樓的窗是兩層式
它是應用槓桿原理
用窗框內重力棰來控制
是一種生活用法
既可防盜又是美觀
從二樓窗外往外看
雙十路上車水馬龍
天花板是木板原版
燈也是重點
燈對於家的溫暖有非常大的提點作用
黃光映在白色家具上
有一種黃金般的光澤
滿室一片明亮
燈具也是很簡約
卻因光澤而美麗
主燈很華貴
但沒雕金也沒穿銀
但卻一片黃光
讓它散發古典的雍容華貴
這一棟和洋兼具的建築
透露出珍珠般的光澤
列柱不華麗雕上一顆獅子
也是權力的象徵
古典列柱棕縷葉押上可愛的獅子頭
如音符般的鐵欄杆
以及一圈一圈相連的符號
正面側面看都是一間美麗的建築
在逛六角樓時志工說
胡志強市長是一位戀舊及喜歡古蹟的市長
所以將台中市區很多閒置空間一一統整並作為文藝空間
藝文可以強化內心深處的需求
可以挑整孤獨的心
透過這次官邸看展覽
了解台灣曾經發生的歷史
學校給於的資料是局部
在二樓看影展
看到早期台灣缺乏兵種
大力鼓吹人民參與
當時就發生很多笑話
而這部影片配的旁白
及當事人出來介紹當時的情景
很有趣
還有到南洋去當軍伕
思念故鄉的一些花絮
又是另外一種常識
下一次再來看看有甚麼展覽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