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個月非常忙錄
忙到血壓逐漸升高
太恐怖
趕快出來散步
順道回新竹看媽媽
每次都搭火車
今天換搭高鐵
麻煩到極點
先搭火在搭高鐵再換火車
光換車等車得時間早已超過
還是搭火車比較快指短距離
我沒查時間
衝衝到車站
才發現再五分鐘
我用飛的速度
竹北因高鐵真得變了
市區內都是高樓大廈
邊緣一樣是農田
從六家到新竹車站25分鐘
其實也是想知道怎麼從六家到竹東
現在竹東在新竹已經搭不到火車
要到竹中搭
今天可是有備而來
以前都是走路回家
前一晚我先註冊U-BIKE
今天就可以四處趴趴走
第一站先到鐵道文化園區
中間看到這美麗的房子
主體結構非常良好
大門兩條列柱更是迷人
熊熊透過照片注意到
兩邊都有美麗的陽台喔
今天有單車幫忙
真的輕鬆很多
第一站衝到鐵道藝術村
很簡單的建築
一進去裡面的挑高木結構真的很漂亮
新竹鐵道藝術村原本是提供運輸與倉儲業務用的倉庫
後來運輸量日漸減少
1997年文建會中部辦公室委託東海大學劉舜仁老師
成功大學沈芷蓀老師做了藝術家傳習創作及相關展示場所專案評估
研究走訪了許多就有建築物
發現許多鐵路倉庫兼具寬敞的空間特性
記錄歷史軌跡的人文特性
於是就決定以此為基礎
希望透過貫穿全島的鐵道
將閒置的鐵道貨運倉庫整建為藝術創作得場所及藝文新地標
推展地方文化特色
及帶動當地藝術得活絡
台中20號倉庫發展成功
於是台東嘉義 枋寮等地
也開始成立鐵道藝術村
新竹藝術村為起站
他是台鐵新竹站3-5號倉庫
磚造 木架屋 文化屋瓦老建築
坐在這喝咖啡就可以看到奔駛中的火車
很難見到得奇景
火車從起動的快速奔馳
總給人一種機動的情景
有一鼓向上的力量在push
除了固定的展覽外
這間擁有400坪面積
裡面還有咖啡廳 展演區4-8間個人工作室
新竹盛產玻璃
彩色玻璃特過光影產生在地面上的光真是美麗
有了工具我就像插了翅膀的鳥
走東往西毫無阻礙
在南大路上我驚鴻一瞥
有一座美麗的房
怎麼會變成停車庫了
在藍天下為這美房留下足跡
因為下一次來不知道他會不會在
很簡單的民房
但要在寸土寸金的市區看到這一類型的房子實屬難得
怎麼會有門呢
我邊走邊看
越走越進去
看到這繞著火紋的磚塊
不禁想是沒有錢嗎
還是有人塗鴉
出來一位大哥
從上到下向我端詳
大哥一問
你是
我是對古蹟有興趣的年輕歐巴桑
喔是喔
大哥一聽我的來歷
也相信我
我想應該是我一臉和善讓大哥相信我
大哥說以前這裡叫火晶町
why
因為南大路位居在火車站旁
每次火車一起動
黑煙燃起
久而久之這附近的房子添上一層黑
一層一層添上去
黑得發亮
所以叫火晶町
從來沒聽過
超棒的田野資料
我才發現原來口訴資料可以得到很多生活足跡
房子原來長這樣
左右現在一樣的房子
時間久了
房子老了
需要修付的費用越來越高
家族無法負擔費用
就只好先剷除殘敗的部分
每一房子都會多出來一截
大哥說這樣表示為下一棟房子先作棟梁
過去房子如果要蓋也是這樣
紅磚紅瓦在陽光下照射
火晶町出來了
大哥打開手機
翻開過去房子的足跡一一叫我欣賞
語中待著嘆息與不捨
現在家大業大
大家各有想法
要在恢復到過去已是難如登天
我把大哥用得難過
實在不好意思趕快轉移話題
剛剛一截的木棍子在這裡看到了
而今只劉下祠堂
提供後來來這裡拜拜
這也是時代的悲歌
很難去說明
隨著時代進步有舊的也必須從根裡摘除
這真是不得已阿
劉厝是如此
新竹還有一景-南門市場也是這般
小時候雖然住在新竹
但距離都在西邊附近
南邊這邊比較少來
所以我對南門市場較無印像
上一次回去看老媽媽時
繞到這裡來真得很驚訝
這裡雖是市區一角
但人來人往的流動性卻很少
同樣是南門市場
台北的南門市場是貴桑桑的市場
也是熱鬧的市場
反觀新竹南門市場
搖頭說可憐阿
雖不是假日
卻是早上買菜時間
不見人上這兒買菜
卻有攤販在這賣菜
有一種空間錯置感
一場火災加上風災把南門市場用得一身滄桑
雖有有心人想相救卻一等十幾年
這座日據時代就建立的傳統市場
因西大陸地下道開通
將整個一分為二
導致陸續下降
不知未來的命運如何
殘敗的景像
在大樓林立得新竹市區裡
這裡去卻都是木造房
原汁原味
讓我想到小時後
一家八口依偎在狹小的房間裡
爸爸總是在做完義警志工後
會帶一堆糖果餅乾回來
對於我們來說
那些糖果餅乾不是甚麼名牌食物
但對我們來說卻是超棒的禮物
我們期盼爸爸每天去當義工
就天天有糖果吃
小時後真單純也真容易滿足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感覺
完全與外面的世界不搭嘎
在這破落的市場外
新開一家咖啡店
很好奇
下一次再來問問
逛完南大路回到小時候的幼稚園
現在得遠百
過去是新竹省立醫院的舊址
充滿了很多鬼故事
跟小時候一模一樣的原汁原味的教會
都沒改
小時候要念幼稚園不容易
尤其是私立的一定特貴
更何況是當時普遍大家家境很窮
也不知道爸媽會讓我們去念幼稚園
只有老三老四沒念到
生鏽的鐵牌說明這四十幾年完全沒改變
這一條小巷也是沒改變
充滿了破舊得過去
往回家的路走
看到這座美房
剛拉過皮的感覺
雖不新但也乾淨
不知名的民房
但有美麗的氣質
經過幼稚園
來到小學
西門國小很有名
小時後一直念孝班
也是在小學時發現我書法寫得好
畫圖也不錯
有興趣就可以做得好
小學校門口改變了
小學時有一件很好笑的事情
那就是傳說廁所裡有一個會騎掃把的女巫
大家都很相信
彼此傳來傳去
現在想起來真得很好笑
就好向台中有一年威而康燒掉
那時就傳說中興百貨上有一條船在等人
嚇死淪了
那時候都不敢隨便亂跑
沒有正信
才會自己嚇自己
我騎回來新竹監獄附近
娘家快到了
娘家就在附近
新竹少年監獄
對我們來說小時候是一個禁忌之地
總覺得這裡充滿了暴力 恐佈
隨時都會有壞人衝出來的感覺
從來沒發現這裡有很多日式宿舍
1920年代可能還要更早
這是新竹少年監獄是全台第一所少年監所
也是唯一的一所
官員 員工都住在這附近宿色群
當時最高曾到達有27棟
有演武場 日誌時期刑獄官練武場
一棟合宿 合宿就是單身宿舍
一棟高等官官舍
還有二連棟 四連棟
現在還有18棟再加上後來發現得2棟
現有 20棟
新竹少年監獄是唯一將少年與成人分開的監獄
長達117年
開啟了台灣獄政與司法史的新頁
監獄位居市中心
地理位置優越
是很多建商得嘴邊肉
2012年興起搶救新竹監獄日式宿舍群活動
輾轉已過四年
現在看房舍一日比一日老舊
猶如風中殘燭
告別新竹監獄一側回家
以前走在旁邊
看著高聳的牆壁
上還纏繞著刺刺的鐵絲
總會想這裡面關著什麼樣的人
先買點心給老媽吃
這一家美麗的甜點店雖不大
但處處呈現精緻
雖然蛋糕不便宜
但富具創意
還不錯吃
回娘家休息一陣子
待會踩著車回家了
又有什麼新鮮事呢
20161119
以上文史資料來自新竹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