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風扇當裝置藝術
佩服
過年回娘家天氣好
當然要出來逛逛
時代更迭
不一樣了
這一代以前是新竹醫院
鍋蓋拿當燈罩
應該說我也有美感
也欣賞這樣的美
換佩服自己
時代在走人也要與時俱進
否則遠遠拋在腦後
沒有甚麼多餘的裝飾
應該是居酒屋
過年所以沒開
我就這樣大主大意進去給他拍
趁著過年
我今天想進來李克承故居
我進來觀看應該外面有三次以上
每一次想進去喝咖啡
都因為是要回台北時
怕時間延誤了只好作罷
新竹已和以前不一樣
多了很多特別的咖啡店
下次我想再來去暗室微光咖啡店
而李克承故居現在委託有餐飲經營
我不好意思大拉拉就直接給他走進去
其實日式房間大底差不多
如同現在的三房二廳
但是日式房間多了現在很不一樣
是一大片的個人庭院空間
而且是私人的
這玄關的磁磚雖然很正常
但這樣小小的很可愛
現在大樓的建築
除非你有個人的喜好
不然大都是瓷磚地板
都是大塊的
客廳浴室餐廳都是一樣
當然是為了方便清理
所以說台灣人的美感
也實在不知道怎麼說
好啦要進大廳了
日式房間收納空間很多
可以放棉被放多拉A夢
有一次看撞鬼節目
還看到可以藏鬼
一物多用
這次多了女兒同行
就有人可以幫忙留足跡
留在腦袋裡會隨著腦袋退化忘光光
這是我這兩年深深感受
不知是忙還是要步入前老年期
很多事情會被無厘頭式的忘光光
事後還完全想不起來
當初曾經有這樣允諾過嗎
更何況是事情要記起
難如登天喔
不知是常態展
還是會輪流
這一次看到日式各種不同的陶燒
不免思索起那台灣呢
台灣陶燒又有那些呢
鶯歌 及即是最常聽到的
還有甚麼呢
日式宿舍很多都是在講日事
應該可以說點台事吧
這是瀨戶燒
不是煎餅喔
靠近櫃子這裡是唐津燒
這些陶燒既是展示
也是賣品
至於價格見仁見智
藝術本無價嗎
素雅樸實的陶燒
剛是起居間
現在來看他的緣廊
房屋外供人觀賞乘涼的地方就叫緣廊
在這房子有很多緣廊
而每一個緣廊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
這緣廊緣著房屋外的走廊
他的廊外就只是一高大的樹構成的景
簡單卻提供放鬆的空間
而我們現在的大樓大概望出去都是望不見天空的高樓
我調個顏色復古一番
李克承是醫學博士
他是新竹第一位學學博士
而他的這一棟房子蓋於1943年
算算現在有75年歷史
好機遇這古蹟才能修復
要不然今天可能早已殘土一堆
這是起居室旁的另一端緣廊
剛剛那緣廊看見局部景色
而這邊屬於較內部空間
如果看過綾瀨遙與部長做在著喝啤酒追螢火蟲就是這空間
這裡景色雖大
但也僅只一棵大樹
感覺坐在這櫻花樹下吃飯
一定也很美
不知道這庭院的樹是不是就是櫻花樹了
站在這往客廳一看
我們就坐在這間寢室喝下午茶
很明顯地把拉門一關就是一個私密空間
每一房間都有一個看景的窗戶
都會有棵大樹
供人靜觀
光樹影跟葉之間
季節更替
就有很多文章可寫
雖然這房間不大
個人隱私感特別重
有種被包覆感
餐點不多
但有早餐很特別
咖啡不貴中等價
茶水中等價
有供餐
我們去的時候晚了
沒享用到
但餐具卻很棒喔
這都是鐵壺
我喝到茶大都是花果
儘管是中式茶類
也較少用鐵壺
感覺很專業
我們的午茶點心瑪德蓮
抹茶口味有特地用熱
這也是貼心處
這是我的手沖咖啡
我不懂
只是上了一堂課
知道手沖咖啡都長這樣
以前我總認為生活已經很辛苦
何必還要喝苦咖啡呢
原來一杯咖啡早已代表人生
苦中帶酸最後總回甘
這一間也有日式的茶墊
和味十足與空間完全密合
我這年代對於這樣的電視應該不陌生
透過電視了解這世界變化
這是科技時代無法取代
儘管可以用手機用平板看
但最後還是用電視看最好看
小時候我們並買不起電視
都是到隔壁的阿桑家觀看
晚餐後一對毛頭擠在一起看
到了娘家自己有電視後
三餐除了晚餐時間多
其他大概都看一小時就沒了
而現在24小時不間斷
除了電視外還有youtube
你想看甚麼都有隨時都可看
時代的變化很難抓捏
未來又會變成如何
我也很能想到
在我們的隔壁就是洗手間
他的洗手台
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
才知道日本並不是一直做事都是這樣
以前總有人說日本東西很糟糕
他們因此而發憤圖強
直到今日
人人說起日本
甚至日本讓很多人都豎起大拇指
稱讚他們的品質
為什麼看洗手間會說到日本呢
因為如果是台灣好像整個洗手台都會是水洗石子
但是這就不一樣了
而這一室的陶燒也很有韻味
沒有顏色是一樣
這也是因釉藥及火候關係
產生不一樣的變化
而這一櫃是我最常看的有田燒
發源自日本佐賀縣的有田町的有田燒
四百年歷史
也是日本第一燒
台灣百貨很喜歡販賣有田燒
應該都是不陌生
有田燒是古代被大量出口至歐洲
一直研續到今天的燒製工藝
所以有田燒顏色就跟其他繽紛亮麗多
不只陶燒
這些古董家具也很迷人
沒有裝飾
單純就老木頭色澤
有一種時間在這停留的氛圍
而這有著刻痕的陶燒叫做小鹿田燒
有點像我們的原住民風味
拿來喝小米酒應該不錯吧
而這裡還有很美麗的電話筒
聽筒跟話身都有優美的弧線
整個電話就是工藝品
看完了裡面
不要小看簡單的庭院
與住屋和成一氣
單純的灰時即綠油油的小草
就會有一股很強烈的生命力
這草隨時都被人踐踏著
也隨時被忽略著
不像大花有姿態
櫻花有美彩般一引人注目
所以大自然當中早已存在著做人的道理
不過小草雖不起眼
卻是活很久
好棒的庭院
梁實秋故居跟這裡是一模一樣
也是有相同的格局
歐美別墅雖美
但日式房舍卻有禪境盈繞其中
這棟每房曾在博士離世家人離開
市政府變為新竹藝文空間
差點被轉賣
好家在
有神保佑
美麗永留存
舊事經典發現這兩顆明珠
用心的耕耘
才能有進去親近的機會
如同嘉義屋子裡有甜點咖啡田一樣
只要經營者用心
保持乾淨清淨
老屋新風貌用現代人方便的方式經營
我個人都覺得這是很棒的方式
畢竟人都要生存
每個人對老房都有不同的見解
我買不起這樣的屋子
但藉由這樣的親近方式
也是另一種滿足
雖不能永遠擁有
但也更能知足當下那一刻
喝完茶吃完茶點
漫步到東門市場
妹妹說這裡有年輕人的文創
準備來看看
結果 撲空
新竹一直在改變
現在有sogo新光三越百貨
還有很多大型的賣場陸續進駐
而很多美食不斷的進入
上次我還誤闖了一間完全重開的日式房屋改成的居酒屋
而我們也在小巷中看到這間可愛的茶屋
很特別
喝茶可抽籤
胡亂抽籤也有因緣
但我認為籤籤是好籤
提醒自己
萬事要小心
不要多想
亂晃亂逛一下午
回娘家休息去
201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