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 度的低溫下,與孩子會合在京都,
走在三月裡的六角堂,體會池坊的緣起。
走到錦市場,看見京都的庶民風味,
從世界各地蜂擁而至的傳統市場大翻身,最實在好吃的美味。
家人在一起,所嘗皆是美味。
孩子逛高島屋,我和老爺坐在80年老咖啡店,
卻是清新粉綠色彩,掩蓋歷史的氛圍。
我們在善語的計程車老闆稱讚一家人都是美人下,
來到清水寺,木制大舞台遙遙與京都塔相對。
歷史與現在完美融合外,古都卻是風情萬種,
從任何一角落都可以聽到人們的讚歎聲。
今晚一道道美味,如同藝術品般展現,
我們是宋佬佬進大觀園,邊聊邊笑。
有家人在一起就是美味。
一大早起來就到飯店去吃早餐
跟著孩子走
這幾天都過好日子
孩子很捨的對自己好一點
那我們也入境隨俗一番不多吃就對了
跟著大家一起吃早餐雖然各吃的各地
一間都是不認識的人
但是熱鬧的氛圍
就覺得好吃
我也在訓練之下早餐都能越吃越多
所以人是可以訓練的
年紀大了也學會難破一些事情
我喜歡現在的自己
也來也能看破很多迷失
但有家人在一起,處處皆是美景。
來到大阪車站好寬大好舒服的感覺
而且發現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熱心提供資料
都會覺得很難
但來到現場後才發現其實不會
這都是我們對未知的事情恐懼的習慣
我們來到大阪車站先看好要去姬路城的交通
也發現很多都可以從大阪過去
下一次要往在更鳩進日本庶民中心走去
以前都會因時間限制
下一次要選寒暑假來
可以腳步再慢一點
原來從大阪到京都不用一小時
看到像蠟燭的京都塔
上一次來時每天都是從大阪搭車來京都
光這樣就花了不少時間
一下車就看到琵琶湖的路線
還看到古京都的繪圖
在10 度的低溫下好冷阿,與孩子會合在京都
距離上一次來京都,好像是十幾年前,
去了清水寺、三十三間堂,
還去了當時很紅的伏見稻禾神社。
因為神社裡有大量的鳥居,
經過電影的加持下,吸引眾多觀光客前來。
這一次因為從大阪過來,所以和孩子會合後,
我們搭車到旅館,放完行李後,走十分鐘到今天的第一站:六角堂。
京都在過去承擔過ㄖ本的首都,都內有二千多家寺院,
政府規定京都裡的建築不可以過高,
所以在京都路大非觀光景點人少,很舒服。
我們就這樣走在清爽無太多觀光客的路上
雖然這次我們沒有賞到甚麼櫻花
但是我們避開了好多的人潮
三天的時間真的不多
所以這些建築我只能看而已
而我都沒時間更沒體力走進去
但是我內心已經決定要來京都看紅葉了
這些行道樹都是銀杏葉
而且京都的銀杏一點都不輸給東京
奇形怪狀特別多
到了冬天這裡的黃金銀杏一定更加迷人
這次先生說一定要來六角堂,我特地看了一下工頭堅的影片,
才發現這一間寺院有超過一千年以上的歷史。
除此之外它還有六大推薦景觀。
從旅館走到這裡才十分鐘
還繞遠道
進來六角堂了唷
一進去就看到春柳
剛發出新芽的柳樹油綠油綠好美
旁邊就有一位小姐在賣御守
那時還想首次看到有人站在這裡賣御守
看完了六大景觀才知道為什麼
・結緣六角柳樹:日本歷史上的嵯峨天皇的王妃就是在六角堂的柳樹下結緣,
也開始了只要向六角堂境內的柳樹許願就能獲得良緣的傳說。
這顆柳樹青蔥茂密,垂下的柳枝更彎腰碰地,實屬罕見!
我們一進神社後,就看到有人在柳樹旁邊賣御守,很漂亮。
但我是被春天的柳樹發出的新芽,在陽光照射下油亮,
加上春風吹拂,好舒服的春天色彩。
就在柳樹旁邊就是禮拜觀音的地方
雖然是木造
但是安靜清爽
完全看不出來有一千年以上的歷史
六角堂又叫做頂法寺,六角堂住持即華道家元
室町時代,池坊擔任六角堂的執行一職管理著寺內實務。
在花道成立初期,因池坊專慶及專應等人的大活躍,
慢慢地確立了池坊華道家元的地位。
池坊的家元(掌門人)作為現今六角堂的住持承擔著原來執行的工作,
同時肩任著華道家元一職,並代代相傳。看工頭堅介紹
沿著他就看到第二景觀
・十六羅漢:16的數量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倍數,
每尊羅漢都是溫和笑顏,
聽說只要誠心祭拜就能得到善報喔。
我們有看到但懶得走上去。
看到這些花朵漂在水面上好美
很少看到寺院裡這樣做
會是因為此地是池坊緣起地嗎
這幾天看到別人的臉書都有拍到六角堂的櫻花
死心吧
聖德太子沐浴之地(池坊):池中的正方石井,就是聖德太子沐浴的古蹟。
現在池內飼養了鯉魚跟白天鵝。瞎貓碰耗子,我們剛好有看到。
剛好有一群小朋友進來,我要拍他們,但又怕被發現,所以假裝拍天鵝。
・肚臍石:穿過大門後的右前方地下就能發現一顆中央挖了洞六角形狀的石頭,
這顆石頭以前為京都正中心的代表,
又被稱作京都的肚臍。
這個後來有想到,但來不及拍。
・地藏王:境內供奉許多地藏,數量之多又被合稱地藏山。
好可愛的大大小小地藏王,有少許的櫻花已開,在櫻花樹下的地藏王又更可愛。
WEST18大樓內有座落地玻璃觀景電梯,
可以將六角堂最特殊的六角屋簷一覽無遺喔!
大樓的命名來自六角堂為西國三十三所的第十八番札所。
為了要看六角堂的六個角,我們搭電梯到頂樓,
很可愛喔又用心,按鍵是六角形,
六個角最主要是表達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每天因為這六識衍生出很多不必要的人我是非
透過與人我之間的碰撞
才能淬鍊出更堅強的人性
同時也看到很多幼兒園的花藝做品,
雖然沒有看到滿開的櫻花,
但看到美麗的作品,也是件幸福的事。
這都是可愛幼兒插出來
年輕時曾接觸過花藝
當時我很喜歡西洋花
繽紛熱鬧
對於池坊反而不屑
幾隻花要插出一個意境
太寒酸了
但這幾年在人我之間磨練
看了很多人性
也學會不要讓自己當砲灰
所以現在反而喜歡起池坊來了
自助旅行就是很輕鬆,看完了六角堂,
剛剛進入電梯裡才發現這不是商場,好像是公司之類的,
所以找到適合的點就趕快下來。
而這家星巴克雖然不是很大家
但是坐在這裡看櫻花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在路邊就看到這神社不知道他做甚麼
但是覺得介紹文裡的字體很漂亮
我們到下一站「錦市場」,吃午餐看看日本的菜市場。
它離六角堂不遠,但從外觀看來真的蠻不起眼,
一進入市場裡,滿坑滿谷的人,擠的水洩不通。
但還好的是商業觀光化的成分不大。所以逛起來很開心。
京都的漬物很有名
而且色香味俱全
這裡有傳統的創新的漬物店
我每一種都想買回來
很想買這個又不貴
但是保存期限大概一星期
這是有加柚子的
色相迷人差點就動手
這個泡菜看了就想流口水
這個蘿蔔叫千張
我一直想豆皮做成千張
而這個蘿蔔做成千張
實在太厲害了
還有薑跟筍子
下次去我一定要去買來吃
除了蔬菜的醃漬
還有這種海鮮的醃漬
日本人在色相上非常注意
看起來色香味俱全引起食慾
為了更好不斷不斷的研發斷的研發
還有玉子燒好吃到不斷稱讚
怕滿肚子都是蛋我們才停止
玉子燒就是很柔暖
我很好奇是如何煮可以把蛋煮得那麼柔軟
這是老店好想吃這些海苔捲
很多甜點喔
史努比這是觀光名產
在嵐山也有看到
由於是大陸人發的音
所以在講到史努比的努變成四聲變成怒
所以這幾天我們也跟著入境隨俗喊一下史怒比
還有這和果子好吃色彩又美又便宜
還有因應草莓季的草莓大福
好美喔
還有被人群簇擁著走到這家鯛魚燒店
紅豆比較好吃
為什錦市場這麼紅阿
錦市場起源於平安時代,受惠於豐富的地下水,
成為運送新鮮漁獲至京都御所的聚集地,歷史長達約1300年。
京都市民多稱作「にしき(Nishiki)」,有「京都的廚房」(京の台所)之稱。
近年與新京極商店街及寺町京極商店街成為觀光客與學校旅行的熱門觀光景點。
昭和時代,中央批發市場的開設與地下水的枯竭、大型超市興起等影響,造成錦市場的延續危機。
之後營業型態逐漸從批發轉型至零售至今。
與超市及百貨店不同,錦市場的最大特色是提供了新鮮當季的優質食材與豐富品項,緊密連結市民生活。
雖然因此部分商店訂價較高,但其高品質與豐富的「真品」(本物)仍獲得了市民的信任。
隨著其他地區開始出現以「錦市場」為名的店鋪,
為了維持品質,此地登錄了「錦市場」商標。
一方、臨時に「にしき」と銘打った食品コーナーを設ける百貨店も登場している。
錦市場位於京都主要幹道四條通北側的錦小路通,
上有紅綠黃鮮豔屋頂遮蓋,地面以石板鋪設,東西長約390公尺。
商店街振興組合所屬店鋪約有130間。
路幅僅3.2 - 5公尺,加上不少商店將貨架或展示櫃外推,實際上道路更為狹窄。
東端與新京極交會,其前方是錦天滿宮。
此地有販售京都名物海鰻、甘鯛、笹鰈魚、濱燒鯖魚、琵琶湖產淡水魚等鮮魚店。
另外還有銷售傳統蔬菜京野菜、京漬物、豆腐與湯葉、麩、鰻魚(蒲燒等)、
佃煮、蒲鉾、乾海產、乾貨等,以及茶、菓子、麵包、壽司等京料理食材及日常食品。
另外還有豆乳冰淇淋や豆乳甜甜圈,或是漬鮪魚串等少見料理。
豆乳冰淇淋在第一間淋在第一間
有看到沒吃到
2018年4月,食文化發送基地「斗米庵(とべいあん)」開設。
營業時間因店鋪而異,但一般營業時間為上午9:00 至下午5:00。
許多商店週三和周日不營業。
錦市場裡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尤其是海鮮跟醃漬物,
海鮮我不能吃,當然我就沒去載意,
但醃漬物色彩好漂亮,好想每個人都帶回來,但是都有保存期限,
遠超過我的想像非常的短。
錦市場很好逛
還保留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原味
觀光的食物也有慢慢進來
可能下一次來
不知道那些傳統食物是否還會依舊存在
這也是無法避免
觀光客大量湧進京都
已經造成很多人的麻煩
我們想看到的是屬於京都的原味
如同這髮簪
好美一種最優雅的屬於女性的美
大社會的變化
我還蠻難接受
女性還是要有屬於女性的美麗而不需去學習男性
在市場盡頭的錦天滿宮
好有氣勢
簡單的白黑紅三色造就出難以忽略的氣勢
真是厲害啊
我們就這樣一路走走到最後面的錦天滿宮,
這裡有一句話好特別喔
繁華街唯一的神社
確實也是
看到這牛想到摸牛頭學智慧
這點臺灣人就很聰明創造一些吉祥話
讓人自願付錢
女兒又跑去看「sou sou」這裡有十家店,
有賣襪子,賣布
、口金,在台灣現在這廠牌很紅。
這算是它們的文創園區
樓上也有喔
我覺得這種數字感真的蠻美,但是價錢上我不太喜歡所以我終就還是沒買。
嚴格來說他們的東西在花布上設計我愛
但在產品的設計上我覺得還好
但我很好奇是這品牌如何配設計出來
讓那麼多年輕女性喜歡
我在爬網中
看到Shopping Design這介紹到源起
SOU・SOU的創立始於一個巧合。
當年品牌策劃人若林剛之(以下簡稱若林)先生買了一本室內設計的書籍,
書裡看到了創辦人之一的辻村久信建築師的設計後便去拜訪了其事務所,
談了許多關於「正統日本風格」的話題,
於是辻村先生便介紹了若林先生另一位創辦人——織品紋樣設計師脇坂克二,
SOU・SOU就在三人探討日本流的議題中結成。
一頭長髮綁著馬尾的若林先生說其實自己是鍾愛龐克文化的,
或許也不難從他的造型與言行中讀出龐克氣息。
但當三人在討論著我們來做一些有趣的事時,
比起自己的愛好,「住在京都的我們,該做的不就是自己的根本嗎?」
年輕女性很喜歡
很多人特地來
還看到直銷主直接與代買的客戶直接現場連線
年輕人善用科技太厲害了
京都象徵著日本傳統,
保有了最正統的日本文化與美學,
或許在外國人眼裡京都是最好認識日本也是觀光價值最高的地方,
但對不少日本人來說,京都無非意味著陳舊、傳統,
是一種逐漸凋零老去、沒有與現代接軌的都市,
「所以我們想用時尚的力量,改變印象,讓傳統也能使人樂在其中。」
現在的日本人大多都覺得傳統是個難以下嚥的事,但絕非全然如此,
「從傳統中也能讓人感到快樂和有趣,所以我們就決定嘗試這樣做下去。」若林先生說。
「我們沒有想過要宣傳到全世界,
不能一昧的告訴別人這個好,喜歡的人穿就好了。」
若林先生內斂的說道,該做的事是把商品做好就好,
比起現今時尚品牌的主動出擊,
或許被動地述說也是一種日本的傳統美德吧。
好內斂的人喔
我喜歡他這個設計的數字圖案
我也是從這個圖案設計認識sousou
不知不覺間就看到好多地方都有這個品牌存在
色彩很明亮
構圖簡潔
很難想像他來自京都
剛爬文發現sousou設計原則其實來自於紋樣
這也是在日本最常看到皇宮貴族都有他代表的紋樣
紋樣是非常能代表日本的文化之一,
從前日本的家紋開始,至今能看到大量圖案化的生活樣貌,
不難想像紋樣對日本的重要程度,
日本人常將訊息或情感轉化寄託於紋樣中,
了解紋樣或許就認識了大半的日本。
若林剛之最愛的四紋樣
絢爛
像某種花朵一樣綻放,紅色讓畫面看起來十足華麗。
這是數十年前脇坂克二先生所繪製的畫作,而後若林先生看到原畫時相當感動,
一直希望能夠為這件作品做些什麼,
直至SOU・SOU成立才將其圖騰化。
數字
數字這個圖騰能說是SOU・SOU主打的圖騰之一。
數字是一個最中性的符號文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認識它,不論男女老幼,也都是一樣的意思,
所以以它作了主題的展開。
原本這是為了華歌爾而做的設計,但成效不彰,
後來再次以SOU・SOU的名義呈現後成為了相當成功的商品系列。
山紫水明
山紫水明是一個形容詞,在日光的照射下山巒看起來彷彿清幽如紫、川水看起來澄澈透亮
,如此美景是四季賦予的恩惠,意指清淨的山水景色之美之意。
在特定時刻及氣候下,看起來是紫色的山層層堆疊的美,是京都、奈良最適切的形容詞。
菊
這款圖騰是在SOU・SOU尚未成立前,脇坂克二先生設計的,
也是至今SOU・SOU最具代表性的圖騰。
原先是脇坂先生為北歐品牌marimekko所做的提案設計,
但沒被採用而失敗收場,而後才使用於SOU・SOU商品。
此款畫得是菊花造型的日式和菓子,這樣的題材也能說是日本的定番圖騰。
經過這樣的了解品牌設計概念後
下一次來時我會慎重地選擇自己喜歡
但是為什麼我會沒買
一不了解
二我累了腳好痠只想趕快找一個地方坐下來
走在傳統的商店街後,一出去,才發現這是京都最熱鬧的街。
這些花我看的好喜歡喔
孩子們決定要去逛高島屋。我們腳有點酸了,
決定在大形瑪麗歐旁邊的咖啡廳喝咖啡。
後來孩子逛街,我們不想逛時我們就去喝咖啡。
這一趟旅行我還發現
不曉得為什麼我竟然變頻尿
就在趕去上廁所時發現這櫥窗
這櫥窗裡面的東西很特別式生活用品疊出來
頭是茶壺
下面那個頭是刷子
龍的頭是草繩
實在太優秀了
我應該來認真算一算這一次我學多少東西
而我都會逼自己
哪一些有實際用在我的作品上
孩子逛的很開心,
他們逛的是化妝品專櫃
我們兩位老人腳太酸了只想坐下來
跑去樓上看了一下就下來
坐在馬力歐旁邊這家咖啡店
高島屋的馬力歐最近很有名喔
他超大一個
這一家LINA STORES是八十年的老店
沉穩的咖啡色調配上粉綠色的初春色彩
不衝突搭配出另一種協調感
不貴
我這杯咖啡770日幣
但我做了快一小時
人充電手機也充電
在沉穩的京都開了一家這種歐洲風味的咖啡店
越看越喜歡
我以為這地墊是布店
結果竟然是馬賽克
我這次很理智沒有買什麼名產
可能花太多錢在交通費上
但我們很擔心下午的清水寺關門了,
我們在善語的計程車老闆稱讚一家人都是美人下,
來到清水寺。
京都是觀光城市,接下來好幾天我們四個人都是搭計程車來往。
因為四個人的公車錢差不多是計程車錢的三分之二。
從三年阪走上去,兩側的商店跟民家都很有舊城風味。
真的像走入時光河流裡一點都不違合。
所以一個景點的美不是只有單純景點而已,
周遭的景物搭配會牽動更多人,這才是最重要。
我看到滿山滿谷的人,有金髮碧眼,有黝黑強健,
很多人來到這裡就喜歡穿上服服變得更加美麗。
這是一家很簡單賣紙製品的店
但繽紛多樣的色彩很吸引人
清水寺加上這一次應該是第三次,前兩次來是在夏天,
這次來是在春天,我以為可以收到滿山的櫻花。
我想的很美好,就算沒有滿山,
這一家庚申堂卻擺上日光三小猴
應該也會有一半,結果不到五顆,
連花苞都不見蹤影。
以前常看到春天的日本櫻花有多美,但是看完也罷了,
很少會想說在春天裡來賞它一回。直到去年,孩子來日本念書,
尋找自己的青春,也激發了我的能力。
年輕時書都買回來研究,但卻從未自己勇敢走它一回。
去年來日本在交通上,碰了好幾次挫折後,後來也讓我開智慧了。
應該說2019年去北海道就是我獨旅的前奏曲了,
資訊的進步也是增加勇氣之一。
「心不難,事就不難」「知難行易」事情真的都不難,
去做了之後才發現難都是自己想出來的。
人很多天氣很冷
清水寺很難沒有人
我們就這樣邊走邊逛
終於快逛到了
有真櫻有假櫻
共同迎接這一季
去年五趟旅行開了一些智慧
有點小懊惱
是不是會更好
那倒也不一定
因為智慧今年才開
終於爬上來
其實這一條三年版光逛就可以花一小時
從大門進入清水寺的指標景點
看一下它的歷史
清水寺是一座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清水的寺院,
我們看到一株美麗的櫻花
他是櫻嗎沒關係啦
有花就好
於778年(寶龜9年)前後由延鎮上人起造。
清水寺的山號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
原本屬於法相宗這一宗派但目前已獨立,
成為北法相宗的大本山。
清水寺與北山鹿苑寺(金閣寺)、嵐山天龍寺等同為京都境內最著名的名勝古蹟,
一年四季前來朝拜的香客或來訪的觀光客是絡驛不絕。
除此之外,清水寺也與石山寺(滋賀縣大津市),
長谷寺(奈良縣櫻井市)等寺廟並列,
自古以來就一直以嗣奉觀音的廟宇而為人所熟知,
也是西國三十三箇所(在關西地區參拜33所觀音廟的巡訪活動)中第16所寺廟。
位居山中的清水寺
眼前望過去將在三月變成一大片櫻花
我們等待下一次的好因緣看櫻花
自平安時代以來,就經常出現於日本文學作品當中。
1994年,清水寺以身為古都京都的文化財之一部分,
列名至世界文化遺產中。
再來看一下它的構造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建於西元778年,
佔地共達13萬平方公尺,
由奈良子島寺僧人賢心(後來改名延鎮)所創建。
但卻因為多年來的戰亂及災害受損,
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於1633年重修清水寺,
也就是現存的樣子。
清水寺為棟梁結構式寺院。
正殿寬19公尺,進深16公尺,大殿前為懸空的「舞台」,
由139根高數十公尺的大圓木支撐。
寺院建築氣勢宏偉,結構巧妙,
沒有用一根釘子。
寺中六層炬木築成的木台為日本所罕有。
大舞台永遠都是這多人
來了三次每一次我們都順著人潮走出去,沒有多停留。
因為清水寺人潮實在太多了,但這次我們有在平台上拍了好幾張照片,
孩子真的大了。
近看你都會覺得造物者的神奇
看到大舞台的浩瀚
從這裡看到大舞台與京都塔遙遙相對
也看到當初政府要經都不要蓋太高房子的因由
這個政策造成京都今天古風洋溢
保存最原始平安京城的風味
所以觀光需用心不是單一的面向
也是做事的思慮周密
清水寺四季各有不同風味
春櫻沒收集到但這次看到對面那山上的綺麗
想說來收集秋天的銀杏與紅葉
一定很精彩
順著道路走下去走到音羽山瀑布。這裡的泉水有三條,分別代表材富、智慧、長壽。
我已經設定好我的目標,那就是健康。
但是事情不是我笨人想的那麼簡單,很快就輪到我,健康卻被人搶走,我只好去排智慧。應該也是我缺乏智慧吧!
我看到很多華人是三種各取一點,但我就是死腦筋,不想與他們一般。還看到一個華人,以瓢就口還當眾漱口,再吐出來。
為了晚上七點晚餐,我們慢慢走下去,剛上來時走的是三年阪,
現在下去走的是二年阪,這裡有很多老式町屋,
更加的有味道。跟九份的氛圍有點像,一種愜意,放鬆的氛圍不斷漫延開來。
在夕陽下山前我們去喝了京都最有名的抹茶,
孩子被我訓練的很知道。
在我父母那一代孩子眾多,
年輕時為家為孩子根本無多餘的錢作休閒。
等到年紀大了,孩子要回饋,
父母卻不知是否有健康的身體,
可以應付旅行裡的舟車勞頓。
媽媽就是這樣,疫情前好不容易說服她去日本,
日本卻爆發疫情。改去泰國,泰國也沈淪了。
而現在走不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了,哪兒也去不成。
媽媽也只能認命,所以我看在眼裡,
那裡能去,只要自己可以就來,
家人有空就陪,沒有就自己來,
因為再跟時間賽跑啊🏃♀️
我們延著二年阪在寒風中感受京都的風味
,天很冷溫度約三度,夕陽在天邊玩起色彩遊戲,滿天的霞彩好美。
在這裡又收集到一枚星巴克
濃郁的町屋風味
但看到滿滿的排隊人潮
算了
台灣樸實慣了
看到這美麗的櫻花杯
我差點動手結帳
但旁邊有人在殷殷叮嚀
這個家裡很多
又放棄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的狀況
就是多了一個人管理
不能為所欲為
但是學智慧一點巧妙一點啦
這一條路除了星巴克之外
還有彼得兔跟龍貓
這裡除了陳列商品外還有情境布置
刺激消費
彼得兔跟他的好朋友在老屋裡玩
好讚喔
這餅乾怎麼吃得下去啦
這圖可以拿來畫
京都已經有一些小道禁止進入拍攝
誰叫京都這麼美
滿天的霞彩配上町屋
絕世美景美景
漫步來到八阪神社,八阪神社⛩️和清水寺不同的氛圍,
來到這裡透過燈就可以感受到熱鬧的氣氛。
自助旅行就是這麼悠閒
穿梭在歷史中的每一個角落
感受這種故事氛圍
但團旅就是把你送到這景點之後
再從另外一景點把你帶走
但團旅真的可以省好多力氣喔
八坂神社(やさかじんじゃ),日本全國約有3,000多間,
其位於京都的是八坂神社之總本社,
因位於祇園,於是又名祇園神社(祇園さん)。
總本社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神社。
為二十二社,
舊社格為官幣大社(現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
總本社祇園祭為日本最大的祭典之一,
也是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之一。
總本社建於西元656年,
祇園神社祭祀日本神話中的素戔嗚尊、奇稻田姫命、八柱御子神,
其能劇舞台上展演素戔嗚尊砍大蛇的戲碼。
白底燭光透著紅色建築,好像來到庶民的氛圍,
這一天還有攤販販賣黑輪等好吃的食物。
走出門口就
是祈園了
上一次來京都時,我們沒住在這裡,要趕回大阪。
所以在八阪神社這裡看到一家類似吉野家的店,
我們又累又餓兩條腿快斷了,進去裡面吃飯。
碰到一群光武工專來自助行的孩子。
這也是我積極寫下遊記的原因之一,
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的記憶都會消逝。
留下紙本的重要性,如同十幾年前我身體好精神佳。
十幾年後年老體衰,很多身體功能都明顯下降,
雖然還不至於很嚴重,但是再過十年後,
再怎麼保養還是老化了,但我不想只有抱怨,
所以這幾年我對於記錄的耕耘,比以往殷勤就是來自於此。
眼前這一片燈紅酒綠繁華的夜景就是祈園了
在祈園這裡可以看到很多京都的傳統工藝
但我們吃完飯出來時全關了
所以就算來個十天應該也不夠吧
到了八阪神社⛩️,就來到晚上用餐之地,
這也是我印像中應該是第一次吃「懷石料理」。
這家算不算懷石料理,但我覺的它算
看一下為什麼叫「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原意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
現已不限於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
「懷石」指的是佛教僧人在坐禪時在腹上放上暖石以對抗飢餓的感覺。
其形式為「一汁三菜」(也有一汁四菜)。
懐石料理講求極端精緻,
不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盤都要求甚高(但食物的份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
是不是很漂亮
這是裝梅酒的杯子
這杯子就是我想買的
裝在裡面感覺喝起來加了很多分
而且高檔懐石料理也所費不貲。
主要盛裝食物的器具有陶器、瓷器、漆器等。
此外,知名的懷石料理店包括京都三條的辻留、大阪高麗橋的吉兆、滋賀縣東近江市的招福樓。
它上菜不是隨便上喔!
我們剛剛那一杯抹茶還在肚子裡,未完全消化
,所以剛好可以應付這優雅的晚餐。
俗氣一點先講價錢,每一位都是2200元,
我吃蔬食我很乖,自己撿菜吃。
但店家為了我,還是有特地準備一些蔬食。
真的太美了,從擺盤到每一個出菜的搭配,
讓我們看到目瞪口呆。而且坐席中,四個人很難再一起吃晚餐,
大家在各不同的地方工作,這是現在的樣子。孩子小時侯,
每天忙碌渴盼孩子趕快長大。而今孩子長大,
大家各自忙碌,相聚在一起還不容易。
怕我們吃不飽
還煮出香噴噴好吃的米飯
服務人員擔心我吃不飽
還問我要不要多吃一點飯
吃吃笑笑喝喝鬧鬧,在老闆送我們煮好的飯所包的飯團,
我們一路從八阪神社⛩️走回飯店。
從安靜的祈園,走到鴉川,
再走到中午的高島屋,走到腿快斷了,
我們終於走回飯店。
雖然很累,但也看到京都之美,
也充份了解京都熱鬧之區。
這也是自由行的樂趣之處。
今日未看到想看的櫻花🌸,真的很大失所望,
所以隔天決定衝一波到淀河,
雖然花了一些計程車錢,但也真的是不虛此行。
木制大舞台遙遙與京都塔相對。
歷史與現在完美融合外,
古都卻是風情萬種,
從任何一角落都可以聽到人們的讚歎聲。
今晚一道道美味,如同藝術品般展現,
我們是宋佬佬進大觀園,
邊聊邊笑。有家人在一起就是美味。
京都的櫻花大都尚含苞未開,
僅有零星幾朵提供讚歎。
但有家人在一起,處處皆是美景。
20240318京都六角堂 錦市場 高島屋 清水寺 八版神社 祈園
以上文史資料來自光網及網路
https://hsiu0119tw.pixnet.net/blog/post/38731807
看看十四年前我們去清水寺留下的紀錄
因為當時部落格搬家
所以照片不見
但還好有文字
我來清水寺已經算第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