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帶孩子出國長見識;而今,換孩子帶我們看世界。
今天從京都中間,為了看櫻花,一路飛車到京都的南邊伏見。
想看在太陽下閃著光彩的金閣寺,快車來到東邊。
想感受山靈的清淨無染,衝至西邊嵐山,
為了節省時間,我們一家坐Taxi玩。
到了晚上去京都車站看見牆壁上的地圖
才發現我們今天的距離
有車真的是方便多了
這是我們住的四人房家一晚台幣九千元
在京都的物價真的不輸給東京
住的這家旅店
雖然沒有像大飯店豪華
但是乾乾淨淨的很舒服溫馨感
第一天到了大板,看到車站櫻花樹連花苞都不見蹤影,
一股濃濃的是失意湧上心頭,去年我為了賞櫻,
二月中旬回臺後,4/8再衝一波日本。但櫻花大都謝盡。
今年我想關西比較溫暖,怕櫻花又提早,
所以提早來觀賞,沒想到卻讓人大失所望。
我想說到了京都,果然有改善,
因為大都有看到花苞,甚至有看到少許的花朵,
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我決定去淀河賞河津櫻。
在京都車站看到一株盛開的櫻花
唯一的一株
雖然不大但還是很漂亮
新竹公園就是河津櫻,來日本看粉紅色的河津櫻,真的好美。
淀河在那出國前我就看到很多網美推薦,
搭電車搭阪急電車,在淀河站,可是我們認為他在伏見稻荷神社,
所以我們在稻荷站下車搭計程車過去。
後來坐計程車,
當車子一路往前奔馳,坐回往大阪方向,
在快要絕望時,眼看數字一直往上跳,
不知民國那年才會到,
我決定google map查詢一番。才知道已快到。
淀河不長,但河津櫻滿開快爆,
ㄧ片討喜的粉紅,讓人ㄧ見就心歡喜。
我們沿著不長的河畔,慢慢散步,
美花會讓人放鬆,一下跟花拍照,一下欣賞花彩。
散步中,聽到很多華語,一聽就知道是來自台灣,而且不少。
你會以為你在台灣的錯覺,
淀河也是此趟旅行看到最滿意的櫻花行。
雖然花了一些錢,但值得。
淀河河津櫻算是社區區民與政府自發性的行為,很值得我們學習。
關西地區欣賞河津櫻的勝地,非京都市伏見區的「淀水路」莫屬。
搭乘京阪電車至車站「淀站」,再徒步10分鐘即可抵達淀水路。
當地在近年自靜岡縣伊豆市引進樹苗,
並在居民的努力下,
沿著淀水路種植約200多株的河津櫻,讓淀水
路成為京都市賞櫻勝地之一。
2023年時,淀水路的河津櫻約於3月中旬迎來盛開,
櫻花樹沿著道路綿延長達1.3公里。漫步約30分鐘的路程中,
沿途也規劃板凳休息區,讓民眾能悠閒地享受賞櫻時光。
當地在賞櫻期間的特定週末,
附近的下津町公會堂還會提供賞櫻的旅客們休息空間。
除了準備熱茶給旅客們暖胃之外,
還會販售櫻花聖代、牡丹餅等日式小點,更添賞櫻時光的樂趣。
當日去時,雖然沒有什麼陽光,
但一大片的粉彩真的是吸引人的目光。
不是有錢人,但我相信錢再賺就有,
但時空與體力不是你想要就有。
一天,坐兩次咖啡廳,慢慢呼喚體力回來。
看櫻花時,孩子說這不就是康澔坑溪嗎?
是啊,我們的康澔坑溪一點不輸人。
康皓坑溪是山櫻較細碎,看的是一片緋紅。
但康號坑溪比較細碎
看過去是一叢一叢美麗的色澤
屬於桃紅色系
但這裡是一大片一大片
滿到快報出來的顏色
除了河邊外的
旁邊有修道路走進去也可以看到高大的櫻花樹
我在台灣看到的都是矮矮的
屬於比較細碎的
實在太美了
我們就連拍下去
我相信台灣的武陵農場一定也有
指是我們沒去武陵嫌他遠
反而到日本
因為地球村拉
反正到日本還可以瞎拚
我們先在前面玩耍一番
真的是玩耍
因為看花看到心花開
人很奇怪
真的很奇怪
我們在這裡看很開心也很放鬆
就這樣一路玩
真的很不可思議ㄟ
剛剛一路開車過來這裡根本沒看到任何櫻花
卻在這裡轉一個彎看到一大片櫻花
而且出國前孩看到這訊息時
雖然有點心動
但心裡想到了日本應該到處都可以看到櫻花
如同我那時來看銀杏看到膩的感覺
哪知道櫻花君竟然如此固執說不開就不開
所以阿要心存正念拉
不要小看
所以現在都要一直想明年去福岡賞櫻一定要櫻花大開阿
這裡是住宅區
很多獨棟獨戶很安靜
在日本不像台灣
人沒到聲音先到
在日本是安靜到會以為沒人住的感覺
而且他們路上很少人
這幾天我一直以為他們是櫻花
不是 它們是紅梅
漂亮的紅梅
這個在台灣也好看到的金合歡
這剛好也是他的季節
但可是他黃澄澄的顏色一點都不輸給櫻花
看他們把門前佈置得好漂亮喔
回程我們就知道走回車站,
在車站也看見一大片的河津櫻,好幸福啊。
車站旁有一家超市,
來日本前決定要好好吃日本草莓,
在這一趟旅程中,我們吃了滋賀、博多、長崎、香山、北海道、熊本這幾地草莓,
滋賀草莓非常長,好像是它,
有一種香瓜綿密的口感,又香又甜。
搜集草莓變成樂趣之一。
直奔京都車站,本來還在猶疑要不要再到稻禾神社,
但怕來不及下午預定的行程,回車站用完餐後,搭了計程車去金閣寺。
這一餐吃得有點匆忙
我一直擔心下午行程會延遲
本來想說把金閣寺留到從琵琶湖回來再去
但後來想就用錢試試看
搭計程車趕趕看
本來今天只有預估金閣寺跟嵐山
因臨時加了定河才會這麼趕
但現在回頭來想想
我們去嵐山沒有看到櫻花
也因為體力耗太多而無心了
一切都是櫻花的錯啦
距離上一次來是十幾年前的事,印象中轉個彎就看到主體,
後來還特地買了金閣寺這本書,
但看沒幾頁就身失去興緻,
但這次已決定好好閱讀。
出門前才研讀「金閣寺」 ,但實在看不下去,
特地來到現場感應。果然有看有差,
回國後重溫「金閣寺」,
再加「源氏物語」。
因為這一次在京都看到很多人提到「源式物語」這本書。
看到抄經所
請先生趕快過來
這一兩年他退休後就不斷的在抄經
你若問我抄經有何功用
我覺得光寫字就有很大功用
在這光速的科技年代裡
所有的如光快速就需要慢
慢 才能體會真味
金閣寺第二次來,歷史要懂,
讀了歷史才會知道此行最大目地。
鹿苑寺又名金閣寺,是一座最早完成於1397年(應永四年)的日本佛寺,
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北區,是一座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
其名稱源自於日本室町時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法名,
又因為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所以又被稱為「金閣」。
我們跟著一群人走著走著就看到眼前這金光閃閃的金閣寺
事實上,為人所知的「金閣寺」這個名稱並不準確地代表整個寺廟。
寺方強調,「鹿苑寺」是整個廟寺的名稱,
而「金閣」是當中的一個殿堂。
金閣本身也是一個簡稱,其真正名稱是「舍利殿」。
鹿苑寺除了是知名的觀光旅遊景點之外,
並於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
的一部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
雖然金閣寺看起來金碧輝煌,
氣勢輝宏,但是沒有那麼嚴肅啦。
就是看一件美麗的作品。
我們最常看到的指標,稱為金閣(舍利殿),
它是一座緊鄰鏡湖池畔的三層樓閣狀建築。
一樓是延續了當初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
(屬寢殿造風格,也就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建築風)。
二樓是鎌倉時期的「潮音洞」(一種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築風格),
三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屬禪宗佛殿建築)。
寺頂有寶塔狀的結構,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
金鳳凰在午後的陽光下,不斷照射出耀眼✨的色彩,光燦奪目。
但我們繞了一圈看不出來,感覺是看了一個大金塊,凡夫啦。
三種不同時代不同的風格,
卻能在一棟建築物上調和完美,
是金閣之所以受到推崇的原因。
除此之外,
效仿自衣笠山的池泉回遊式庭園裡有許多風格別緻的日式造景,
在金閣寺舍利墊旁就有小小的一景,
讓它成為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
而金閣寺這本書,為什麼我看不下去呢?
《金閣寺》也是日本名作家三島由紀夫的一本小說作品名稱,
小說的靈感源自於一名年輕僧人放火燒毀金閣的真實歷史事件。
寫的很文學感,看的很辛苦,
但三島由紀夫其他的書很好看。
金閣寺其實設計的非常巧妙,你在外圍看不到裡面,
直到進去時遠遠看到尋它而去,
會有一種急於親近的感覺。
很自然被吸引繞著它一圈到盡頭才能親近主體,
再回程時會頻頻回首多看它幾眼,
實在太優秀的設計。
我在東京的清澄白河庭園,六義園都看過這超讚的設計。
在金閣寺攔了車往嵐山去。
嵐山第一次來,看到滿山的櫻枝,
就發現這整片山美。
清水寺也是如次,一大片的山都是櫻花。
回來後我一直再想,要不要再衝一波與櫻相遇。
後來想罷了,與家人明年再一起共享吧。
把心力放在眼前,明年很快就會到了。
而且這種急驚風的旅遊,真的收獲不大,
透過這次旅遊🧳發現到體力的差異,我不可能再像以前有那麼多的體力,
充分感受到心有餘而體力不足。
所以往後天數拉長,或著跟團,
不過日本我還是會以自助旅行為主。
體力已用到差不多,我們就在街道上的巷弄逛來逛去,
嵐山的街道很美。很棒的商店設計,加上櫻花,
連計程車司機都說櫻花季時,有現在的五倍人潮,
可見國旅真的要加油。孩子帶我們逛到竹林,
上次在阿里山遇見的竹林,真的ㄧ點都不輸,
筆直的竹桿,加上新綠的竹葉,親新的竹林風味。
但時間永遠都不夠,嵐山的美今天體力太有限,
但這裡的竹林太多人煙味了
而且為了做生意
他這裡有很多都留給有搭人力車的才能走到裡面去拍照
這樣對嗎
有不舒服的感覺
如果是廠商用地
那當然沒話講
如果是屬於政府的那就應該開放給民眾看看
竹林裡還有這個神社
在京都一直看到介紹源氏物語這本書
但回國要買卻沒看到
應該是冷門書
乏了真的乏了
回車站去了
在車站旁看到這一株早開的吉野櫻
開了十分之一了
只能跟他說再見
但很幸運看到這一大株金合歡
好茂盛喔
黃澄澄類似果實的金合歡真的很討喜
在日本看到很多人把他插花瓶
或者做成花圈
但真的很可愛
留一半給下一次,再留一半給京都車站。
一回到京都車站,想起十幾年前來時,真的很驚艷。
一個車站設計的好像音樂廳。
不同東京車站的溫潤典雅,
京都車站洋溢濃烈的科技感。
從一樓一路搭戶外電梯到十樓,一路有強大的風陪伴你。
在風中我緊緊抓住扶梯的邊邊,
深怕被風吹倒,摔下可不好看。
在走一層樓梯來到十一樓看見京都的美麗,這裡沒有什麼高樓大廈,
看見政府的魄力,俯瞰過去一大片房子,
有寺院,有尖頂,美麗的京都。
我們回到十樓找拉麵小道,上一次來好幾餐在這裡解決,
再從九樓空中貓道走回來,就像玩躲貓貓般有趣。
一個好玩的車站。
孩子買東西還沒買完,
我們就坐下來,
在一間英國🇬🇧屋咖啡☕️廳不喝咖啡,
吃春天特屬的冰淇淋🍦。
還用名牌杯子裝茶,好美喔。
生活就該如此拉,把浪漫氛圍找回來。
今晚,我們與來自四面八方的旅人,共坐一張大桌,品嚐蔬食美味佳餚。
孩子帶我們吃蔬食,每一道菜美的跟畫一樣。
而且口味超濃郁,蔬食真的很好吃。
晚上老爺說:「在這次旅行中,感受孩子長大,急急振翅向遠方飛去!」
我說:「所以要對我好一點,因為我會留下來陪你看遍千山萬水!」
孩子真的長大了,我們要把👋放的更大,不管孩子選擇如何?
但這都是她們自己選擇,我們做父母必需勇敢。
以上歷史資料,全部來自網路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