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來東海大
目標是路思義教堂
這次純粹等金主開刀醒來
就慢慢逛吧
這一次從大門光明正大走進來
馬上被這一大片綠意所吸引
東海大有很多屋頂是石瓦
屋身是簡易式
我們走著走著看到這美麗的建築
很具中國風味
原來是資源教室
但這資源教室很美
我們就進去瞧瞧
那知一走到資源教室後面
看到這一大片屋瓦
簡直是美呆了
這兒是餐廳跟便利商店
日瓦搭台式紅磚
和樂融融美麗的木屋頂
到了中午時間看到一群孩子在打掃
好奇
想想自己以前念大專不也是如此
東海很有名的就是牧場
和美麗的校景
它的美來自於純粹的森林風景
雖然很熱
但位於山上的學校
楓葉已轉紅
你可以看見樹上不同的紅參差著
要不怕長長的蛇出現
真的很想躺在草地上滾一滾
東海的蛇也是很有名
校園大到要公車繞校
自己走了才知道真的很大
為了要去吃冰淇淋
我們沿著路走下去
一位男學生跟我們說
要走好遠喔
一路上看到這很大的校舍
我很好奇甚麼教室
本來想下次看看
結果第三天我又有機會來東大散步
所以一看它原來是通道路思義教堂
這麼美的校舍是男生宿舍
高級阿
比豪宅還豪宅
還有這不知名的小花
榕樹老爺爺好多鬍鬚
這也是鬍鬚超多
碰上這綠油油的鵝掌藤
我們沒有趕時間
一路走一路聊
陽光雖然有點熱
但也舒服
就這樣目的地到了
吃冰淇淋
東海的冰淇淋 冰棒 歐酪乳牛奶都好吃
還有賣水餃
東海乳品小棧
主要是販售東海牧場所產的各式質純味純鮮乳製品
自己牧場產的牛
感覺特別鮮純
坐在戶外吃冰淇淋
吹風曬陽吃冰
練習攝影構圖
女兒想說吃冰牛奶要去看源頭
我們就往牧場方向走
我們後來才發現走錯方向
一路上一大堆各式各樣的日式宿舍
要得看來住人
有的已壞損
光看著樹葉變化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越來越接近目標了
有像農舍的fu
看到羊
儘管只是一隻羊也很開心
哞哞哞看到牛了
牛很遠
遠遠的牛
彷彿罩上一層霧
位於校園西南山坡上
是農學院學生自力墾拓完成
占地約五十公頃
目前飼養數量約200頭
全數努牛是自美國引進之優良荷蘭牛所繁殖之後代
為畜產系的實習牧場
在畜產系同學及老師細心規劃照料下
牧場草清翠
乳牛頭壯壯
以上資料來自東海大學資料
孤家寡牛跑到最邊邊去
知道我在拍牠
這隻牛頭上那一抹白
漂亮
身體大頭小
與牛一拍
偷得浮生半日閒
悠哉悠哉看著牛
在大台北被時間追慣了
被效率養成慣行
這樣好像沒效率
但卻很養生
繼續往下走
想說都已經來到這
那就去看東海湖吧
本來是要去廁所
看到這平原
大叫
真美
但是總不能去尿在草原上吧
雖然有看到小七的標誌
但完全看不到它的蹤影
罷了
看到兩座房子
很好奇
這美麗的草原
有著異國氛圍
來到這兩座清水磚建築
超有藝術氣氛
果然是音樂系與美術系
被獨立在學校最美的角落
真的非常好
從美術系往前看音樂系
這兩學系非常需要獨立思考
這空間真的超棒
這是美術系
兩性既獨立又相通
沿著走廊有楓葉相伴
這季節
可愛的毬果出來
一顆顆曬乾了
就像龍貓裡的小黑蟲
可愛最高點通又刺刺
超有國外的氛圍
在這裡上課上班都一級棒
終於到了東海湖
它就在牧場往上走
我們先看到它
為了找洗手間
跑去音樂系館
發現美術館
到美術館上洗手間
人生真的很奇妙
下個準則又是如何
綠水 木橋映著東美亭
紀念一代哲學大師方東美先生所建
可以一起坐在這裡
聊天欣賞美麗的湖光水漾及夕陽
轉回來
看著美麗的楓紅葉
還有滿地的黑果子
女生宿舍前的森林
在這裡散步真的沒有壓力
車少
沒有臭煙也沒有噪音
被楓香包圍的銘賢樓
這一天我們兩個走了快三小時
很累
但也開心
一場身心靈的森林浴
第二天
先生出院了
我提議就從東海走回去
休息
並不代表躺在床上就叫休息
敞揚在森多精忠更是一種良質的休息
我們又從校門口慢慢走進去
從這兒開始我們走和昨天不一樣的大道
發現東海大學的另一美
先生強力推薦這裡更美
不都一樣
真得不一樣
從小徑來到校長室
風很涼樹很美
空氣乾淨氛圍親新
好像來到唐朝
我們來到文理學院以及文理大道
西洋婚紗在東方院樓下拍照
東西衝擊卻又融合出另一種美
美都是一樣
順眼及美
美
文理學院均是灰瓦紅磚的合院形式
理學院前方的寬闊草坪
構成行政區和教學區間似斷復連的開放性空間
加上盤固每個學院的厚穩城牆
造成多層次的空間次序
使人無法從外面窺進學院全貌
學院中雅致的迴廊上斗拱環柱
舒坦的庭園內草木扶疏大樹庇蔭
優美寧靜的學術研究空間
不要小看這個圓球喔
它是東海大學的時光膠囊
存放著東海大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記錄著開拓前輩們對信仰的追尋 奉獻和希望
為迎接 21紀的到來
於1999年12月31日設立
存放著44年東海大學的整體發展資料
全校教職員生跨世紀的宣言
與各系所提共之紀念物件
將於真空包裝
封存於時光膠囊中
預計在往後的時光旅程中
每隔50年後開啟一次
下一次開啟時間2050 2100 2150年
東海校訓
求真 篤信 力行
女兒的校訓
樸實誠正
我學校的校訓
物歸原位
這一排杉樹好美
夾雜於文理學院間美麗的綠色大道就是文理大道
設計理念來自於美國開放空間概念
以及日本寺院的平台坡道
再融合中華文化的延續包容特性
文理大道的價值與意義
早已超越最車連接各學院的功能
一格格的草皮
串聯成猶如綠色瀑布般延展不盡的清新
行走在兩旁的石板路上
可享受茂密榕樹綠蔭所帶來的清涼
偶爾還有松鼠在林間跳躍的驚喜
兩旁建築物祥和而巧妙的空間變化
令人不禁讚嘆設計者的創意與巧思
與上資料來自東海大學資料
這條路真的很棒
吸引我隔天又再來走它一遍
文理大道的盡頭是圖書館
像極了台北車站
在這裡看到楓葉
參差的紅很想好好拍
正中午的太陽真的不好拍
看到這台單車
試拍試拍
社會學院又去上洗手間
順便瀏覽還自上課情形
老師真為難
台前講到口沫橫飛
台下滑手機
社會學院前的這一排綠樹也迷人
從二樓試拍
孩子要畢業了
一些聲音
超棒的話
又回頭玩試拍
想要的東西太多
但錢總是不夠
但完試拍可以練習
畢業了
該走那一條線
學姊學長給於支援
走這片相思林
第二次東海散策告一段落
第三次
很少一個地方讓我去了想再去
先生去上班
刷牙洗臉再去東海校園逛逛
看看牛兒今天如何
八點半帶著一份早餐
經過相思林來到學校校園
林間飄著霧氣在陽光照射下
有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
經過社會學院
來到草坪
早上的草坪
彷彿還有露珠
又玩試拍
第三次
換一個方向走
往文理大道另一方向
這是中正紀念堂
昨天這裡正熱鬧
今天一看
原來是同鄉會
今天不同方向拍杉樹
創意或真實
搞不清楚
不同質材的椅子我好奇
就幫它留個影
松鼠
路思義教堂
東海大學的精神堡壘
時代雜誌創辦人亨利路思義先生為紀念父親所建立
由國際大師貝聿銘 陳其寬共同設計
最近正在展覽
而這顆復健成功的鳳凰樹
很難想像當年瀕臨物身慘遭蟲害苦境
在樹周圍有介紹當年整修的情境照
教堂建築手法一向為人稱道
由四片雙面組成
四片各自分離
中間玻璃邊窗連接
從外觀看
像一隻虔誠祈禱的手
優美而神聖
建築建構落實在亦樑 亦柱 亦牆的巧思上
未使用任合一根傳統式的柱子
歷經921屹立不搖
走著走著看到一座森林小屋
是孩子的實驗小屋
又來看牛了
今天的牛兒全集中於一處
放空放空
看到她們放空的模樣真可愛
走兩個小時來看牠們
也是另一種人生趣味
我又繞回文理大道
本來預估二小時多走一小時
延續三日校園散步
將告一段落
ˊ
孩子腳受傷了
把椅子當輪椅
看到我來還跟我比ya
跟著漂亮的楓樹說再見
期待下一次很快來看見她們全變紅
這一次的堅持
也是另一次人生的奇遇
20151026/27/28